• 北方的三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但是寒冷的天气阻止不了代表温暖的节气“惊蛰”的到来,惊蛰意味着死气沉沉的冬在这一天彻底的结束了,尘封僵死的小虫在这一天醒了,冰冷枯寒的心在这一天也暖了。“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北方的惊蛰虽不能如陶渊明写的春意盎然,也许是紧跟着元宵节的缘

  • 清晨,踏着薄雾,迎着天空零星飘来的小雪,走在通往画室的公园小路上,也许是时间尚早,也许是冷清的天气,公园的人极少,进入二月,已经进入五九天,立春,春节,处处和“春”字相关,连贺知章的诗词中都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是今天迎面吹来的不是春风,而是有点凛

  • 听说我们的美术老师的老师沈阳美院的禹称教授要来银川,我们异常兴奋,订了餐厅,点了地方菜,时间定在六点三十分,我提前半个小时到场,找了一间安静温馨的小雅间,几个提前到达的同学们便开始聊天等待。

    六点三十分,带着老师游玩的同学打来电话,他们刚刚到贺兰山,回来还要一两个小时。于是我悄悄拿着手机,找个一

  • 又是一年端午节,忽然收到远在北京的女儿发来的照片,是几张包粽子的全部过程,看到她手上擎着一个精致又漂亮的小粽子,一脸的幸福和自豪,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个时候,总是企盼端午节,因为每年端午节家里都会散发着浓郁的欢腾和粽叶飘香,那时候,妈妈还不会包粽子,总是请来隔壁的大娘过来给我们家包粽子

  • 闲暇之余完成一幅小作《梅竹双雀图》。期初看到这幅作品只是觉得很好看,但当着笔的时候,在分析它的画面时,被这幅图震惊了,竟然是如此美妙的创意,如此和谐的画面,虽然只是个纸质印刷品,但能体会到当时画这幅宋人小品的画家是如此高深的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于是决定用绢还原它的面貌,真正领会宋人处世的绝妙之处。{p

  •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缘与争绯。蜀後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後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

    记得第一次看到《王蜀宫妓图》还是五年前去故宫博物院,那时候只觉得这幅画很旧很远,和我的关

  • 她和老公是一个组合家庭,老公有一个女儿小名青儿,青儿是个很棒的钢琴老师,她比青儿大十几岁,青儿总是很礼貌的称呼她“小阿姨”。她也从不在乎青儿怎么称呼她,她把青儿看成自己的孩子。

    初见青儿,青儿总是很敌意的看她,和她说话从不称呼,背地里总是称呼她“你小老婆”,孩子的这种心理,她很理解,也不介意,和

  • 短文故事连载之——皮箱

    结婚时母亲送我一个小皮箱,二十多年动动荡荡的生活她始终陪伴在我身边,如今已经很少见这种样子的皮箱了,偶尔从电视上看到,那是五六十年代的故事了,女主人离家时穿着旗袍总喜欢拎着一个小皮箱,当时很时髦,有一种小资的感觉。二十多年了,皮箱依然完好,里面保存的都是年轻时的小秘密,如

  • 初冬的贺兰山山脉,已失去了秋末仅存的绿,从草地到岩石,进入了一片土黄色和金黄色,从春天走到冬天,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巍巍贺兰山的一年四季。

    今天队长吴哥带队来到鹿盘寺。贺兰山插旗口向南不远有一个小山沟叫鹿盘沟,沟的南侧山坡现存一处西夏离宫古遗址,临沟的另一面就是依山而建的鹿盘寺,东距沿山公路13公里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