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应志刚

    尘世瀚海,如一粒浮尘,飘渺无定,心若有归,所依何处?

    夜读宋人唐庚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不禁怀想起落花做被、顽石为枕的春之山野。

    幼年时节,杜鹃遍野,牵着祖母的衣角,登高采蕨,林木萌香,新鸟初嘀。只叹旧梦旖旎,却是醒后一把沾襟泪。

    好在吴地

  • 文图/应志刚

    我窗前的蔷薇还未吐蕊,木渎的春天,却是已经来了。

    流水载着一季的花红柳绿,绽放在美人的梨涡,波光里的滟影,欢欣起彩虹般的梦,在我的心头荡漾。

    木渎的春,已经繁华了2500多年。

    2500多年前,吴越起干戈。越王勾践兵败求和,献美人西施与吴王夫差。夫差爱之极,在灵岩山上为

  • 文图/应志刚

    早起的阳光,越过高耸的马头墙,倔立的瓦松,沐浴着生命的礼赞。

    鸟雀唧啾,在屋檐上跳来跳去,唤醒了驳岸边的杨柳。

    挎着布袋书包的小学生,在廊棚里追逐嬉闹,脚步匆乱了古镇的晨光。

    香花桥上露珠尚未消褪,湿漉漉的向着悠长的香花弄蔓延。

    数着步子,走过结着青苔的石板路,保圣

  • 文图/应志刚

    阳光从草地潜伏进我的窗台,空气寒凉依旧,弥漫着水汽的窗玻璃,依稀有昨夜霜花消褪的痕迹。

    舒醒了的城市,在窗外无法无天地喧闹。

    阳光被彻底惊醒,在几盆绿植上炸裂开来,透着一番明净的欢喜。

    那透着的欢喜,恰如这些时日蠢蠢欲动的小心思,有着一种触手可及的希望。

    暌违已久的

  • 还没来得及仔细体味,春节就在短暂的假期中匆匆而过。意犹未尽的你想怎样过马上到来的元宵佳节呢?这个正月十五,苏州太湖邀您前来游园踏春、赏曲看戏、体验非遗文化,赶集品味美食。

    评弹曲艺,大咖来袭

    2月11日,“太湖雅集 春韵园博”苏州评弹曲艺名家展演活动在太湖园博园精彩开演,十几名国家一级演员亲

  • 春节期间,在洋溢着浓浓江南年味的山塘街上,游客们络绎不绝,木渎古镇迎来新春的首个旅游假日高峰。在春节黄金周期间,木渎古镇景区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1.3%,其中散客共增长2.34%。

    在节日前夕,木渎古镇景区为增加与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策划了新年主题活动“2017欢乐木渎年”。为了

  • 文/应志刚(微信:yingzhigang001)

    年前,乡友送了些小黄鱼过来。前日亲友聚会,被岳母一锅烩,红烧了。

    众人都说新鲜、味美,我偏是尝了一口便不想下筷。

    酱油的味道,掩盖了黄鱼的鲜香,深锁了大海的气息,心里暗暗痛惜,真真是暴敛了天物。

    不禁怀念起故乡的咸齑来。

    咸齑炖小

  • 文/应志刚(微信yingzhigang001)

    我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抽烟的。

    学校边上杂货铺的老板娘,有圆滚滚的水桶腰,笑起来眯缝着眼睛,面部肌肉抖动的节奏,让人联想到拉皮条的老鸨。

    2块钱一包的昆湖或者长嘴牡丹,可以拆开来买,一根5毛钱。

    健牌或者万宝路这样的外烟,则要一块钱一根。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鞭炮声的响起,新春佳节又将来临。木渎古镇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农历新年的到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正宗的江南年味儿就到木渎古镇!这里有精致婉约的江南园林更有拿到手软的新年好礼:“拍全家福、抢红包、迎财神、逛园

  • 文/应志刚(微信号:rsrushi)

    江南人家,每逢过冬,年糕是必备之物。

    在我幼年的记忆里,冬至过后,家家户户都要挑了百十斤米,去河埠头淘洗后,置于大水缸内,担来井水浸泡。

    待米泡松发后,上锅灶蒸煮,旋即担至溪畔石臼,家里男丁全体出动,轮换着用力舂打米团。

    女人们则就近搭起台子,趁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