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之梦,骤然惊醒,竟难入眠。

    曾经调侃先生起得早,是老头了。如今也要暗笑自己,是老太了。

    不如出去走走,迎接晨曦的问候。

    小镇,醒了。

    三三两两的行人已向菜场走去,几家熟食店也早早地开了门,张罗着迎客。

    最火热的应该是包子铺,蒸笼里腾腾的热气袅袅地向外飘散,“刺啦啦”的炸油条声是

  • “明天早上6:00—10:00全员核酸检测。”

    小区群里又发通知了。

    一早,小孩的哭闹声打破了晨的宁静。

    既而,三三两两的老人戴着口罩陆续走出,相互打着招呼。

    迎面遇见初中同学。

    “是去做核测吗?”

    “你也是吧!”

    相视一笑。

    但愿这种早安的问候方式不会成为常态。{p

  • 七月,一年中最炽烈与火辣的月份。

    这样的七月,适合去白沙岛踏浪,适合去海拉尔避暑,适合去纳木错看湖,适合去丽江听民谣……

    然而,注定是要蛰伏的一个暑假。

    因为疫情。

    1

    焦躁、烦乱、担忧隐匿在炽热的阳光里,灼烤着大地。

    一早,小区女保安和女清洁工为了扫码又吵架了。你一句,她一

  • 踮起脚尖,远远地眺望孩子的身影。

    身影移动,目送着一点点消失在了车站入口处。

    她,便安然地转身,如一只孤雁混入了来来往往的人群中。

    阳光潋滟。

    她,独自行走在暖阳下,似一朵白云,悠悠地漂浮在蓝天上。

    她,悠然地徜徉到了古老的南长街上,仿佛走进了沉睡千年的童话。

    拾级而上,走上

  • 独坐灯下,翻看着《淡若芷兰随笔集》,与自己对语,与岁月浅酌,游走在记忆的青黛里。那些过往如飘落的花,易逝的风,柔情的水,旖旎的画,从我指尖无声而逝,悠悠地滑到了岁末。调制一杯记忆的咖啡吧,慢慢地浅吟低酌,回眸我的2014。

    2014,你在我生命中留下怎样的印记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有的地方是浅

  • 夜如清水中的一滴浓墨,慢慢晕开,浸染了整片天空,整个校园。

    空荡荡的办公室散发出一片冷寂的白光,窗玻璃上映着她孑然的身影。

    “老师,送你个苹果,祝你平安幸福!”银铃般的声音绽放在被墨色渲染的画卷中。

    潜心批改作业的她愕然地抬起头,望见一张张笑盈盈的脸,猛然发现被一群百灵鸟包围了。

  • 拉开抽屉,赫然发现几张精致的贺卡静静地躺着,才猛然想起是圣诞节前学校发的。封面上精美地印着新学校雄伟的大门,红绸飘舞,喜气洋洋。打开,里面素雅地印着学校新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方砚台,一支毛笔,翰墨飘香。

    曾记得拿到的那天,甚是兴奋,美美地想着要寄给同学老师。可是有个同事埋怨说:“发这几张

  • 周三,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同事戏称它是我的探亲日,因为这天中午我总会去我妈那儿,陪她吃吃饭,聊聊家常。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生秉承着勤俭持家的理念,践行着勤恳敦实的工作态度,遵循着热情大方的待人之道,所以赢得了周围人的敬重。

    我的母亲,文化水平很低,但她有一双灵巧的手。她能纺线

  • 睡睡懒觉,洗洗衣服,喝喝清茶,品品散文,晒晒暖阳,任时间从指间流淌,淡淡的心情宛若漂浮在茶盏边沿的茉莉花,散发着悠悠清香。周六,就这么闲居着!

    周日的午后,斜阳微醺,诱惑着我投入了冬的怀抱,神游于冬的山水。

    蒹葭苍苍,白鹭翩飞

    冬日的太湖边,放眼一片苍凉的枯黄。

    寒塘残荷,落叶败枝,

  • “听课啦,听课啦!”组长甜糯的声音在办公室回荡。

    刚上完早读和两节课的我,抓起听课笔记和笔匆匆跟着前行。

    阳光的触须攀附在教室的后门上.明媚了一隅,像新烤出的蛋糕一样诱人.

    搬一张凳置于阳光中,静享一方冬日暖阳。

    “朱自清的《绿》中写到:‘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增给你轻盈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