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也就是六、七岁的样子,我学会了拾粪,无论是牛羊粪,还是骡马粪,甚至是鸡和狗的粪便,都是我拾拣的目标。为什么拾粪?不仅是大人和老师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换到糖块吃。

    我和村里的小伙伴聚结在一起,提上一只小箩筐,从村中开始寻找可拾的粪便,一直寻找到村外的田野,寻找到茂密的山林,寻

  • 忘 年 交

    我和侯爷爷认识,虽然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但却注定我俩今生有缘。

    湖北有我家一个远房亲戚,在地区行政公署做大官,一直没有什么往来,为了年轻的梦想,父亲叫我前去攀亲。 在我到达亲戚家的那天晚上,遇见了受邀某单位来此讲学的侯爷爷。侯爷爷和我的亲戚是北方的老乡,南下的干部,更是生死与共的

  • 养子之殇

    假如,我不被抱养

    命运不会如此荒唐

    假如,我不曾善良

    岁月不会遍体鳞伤

    假如,我可以选择

    绝不会离开亲娘

    假如,我还能重来

    肯定会更加自强

    发生的事情

    无论别人怎么理解

    失去的一切

    无需他人如何可怜

    不能埋怨命运

    不去责怪善良

  • 淹 没 的 坝 基

    我从栖龙走过,还未有牵手相连的玻璃栈桥;我在马安停留,也没有碧波荡漾的九女湖水;我的思念,在秋风中飘落;我的记忆,定格在远去的岁月。

    四十三年,不足历史的一个瞬间;四十三年,那是人生的一个长夜。沁河的涛声,挽留了我的身影;仙女的传说,开启了我的梦想。

    春寒料梢,阻挡不

  • 夜行. 石人山

    金秋十月,我回到了故乡。

    我与好友约定,石人山顶观日出。

    石人山是故乡的山,是我思念的山。

    石人山在太行山的南端,与王屋山相峙,移山的愚公是我们这里的老祖宗。

    石人山高大雄伟,家乡的小山村,隐匿在她柔情的怀抱里,静谧而安祥。这个被人们久久遗忘的村子,现在只留下两户

  • 在老家的房前屋后种地,并不是为了生活的享用,而是要扼杀疯狂的野草。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们全家就离开了村子,老家的房子由只身一人的堂哥居住。前年春天发生的一场意外山火,夺取了堂哥的生命。我的老家在大山的深处,生存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移民搬迁脱贫致富政策的实施,将这个落后的山村沦落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

  • 沁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大坡,是沁河边上的一个村庄。

    沁河的水,从石人山的脚下流过。

    故乡的家,在石人山的半山腰上,名字叫十八凹。

    沁河绕着大坡村后的玉玺山,转了一个360度的湾。石人山用悬崖峭壁把沁河拥抱。

    十八凹与大坡越河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如同天堑的悬崖峭壁,奔腾不息

  • 雨 中

    我在雨中行走

    徘徊在异乡的街头

    我在雨里思念

    渴望着故乡的坑头

    我在雨中行走

    全都是陌生的人头

    我在风里挣扎

    放飞了遮雨的伞头

    雨水从头顶流过

    所有的衣服都己湿透

    寒冷从心头掠过

    沉重的脚步难以停留

    雨水己不再任

  • 十八凹村的蜂窝,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子里养蜂的人,名字叫晓冬。

    晓冬是一个单身汉,陪伴蜂窝走过了三十年。

    村前的梯田上,挂着百十个筒状蜂窝,全部是用山中荆条和麦秸拌泥做成的,蜂窝里的那些小精灵,是从石人山的悬崖峭壁中请来的,是名副其实的野蜂。野峰与洋蜂不一样,而且也别于其它土蜂,对生

  • 冬 天

    ----童年的记忆

    故乡的冬天似乎要来的特别早,高大雄伟的石人山挡不住寒冷的西北风。绻缩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开始进入了漫长的冬天之旅。村中间的场圪梁是与阳光最先接吻的地方,特别是那两个高出屋顶的麦秸垛,成了孩童们玩耍的天堂。在麦秸垛的向阳面,被饲养牲畜的村民掏出的两个龛洞,成了我和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