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台背后LED电子显示屏,显示“党风记者李升平乡土杂文研讨会”。出席有衡阳巿委宣传部谭崇恩、衡阳巿政府蒋勋功及市纪委等领导。任何团体,开起会来总马虎不得,按部就班、按资论辈、像做戏文的有头有绪,记者们长枪短炮、领导们煞有介事进入角色。上午倾听代表一个个发言,宗旨与基调大体无异,一致向李升平敢于向纪

  • 小库先生来电话说,衡阳举办会议邀请我们上海参加。他正好有个会议要召开,朱老师也有事,“上海不能没有人去”,望我“代表上海”出席会议。通知说交通费自理,会务费不用交。说来也不巧,我本打算7号回家参加9号的选举,我们上海虽没有“组织”,但有会总跟着去,只能让老太婆一人回去罢,小库第二次跟我联系就答应去充

  • 网络文章《基因研究证实日本人是混血儿》,据日本的《人类遗传学杂志》基因分析中证实,现代的日本人,由日本列岛当地居民绳纹人,和来自东亚大陆的弥生人不断混血形成的。说岛国几乎大家都成了亲戚,近亲繁殖势必导致日本人种的退化,白痴、疯子、变态的多,“他们那种武士道就是其中一种”,“所以,各大地主军阀开始借种

  • 读书的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商鞅立木建信”的故事,虽然司马迁《史记》这么说:三丈长的一根小木头,从南门移至北门“给予十金”,没有一个看客真的,背木头的反会被当做傻瓜。“莫敢徒”又加码到“五十金”。我几乎把它当作笑话。讲到商鞅最后的结局,我几乎又当成真事来听的;也许在意料之中的一个合理结局,所以比较可信,

  • 夫人华氏,夫妇生德珷、德瑕、德琎三个儿子,文朋尚云“日与三子采柴于山川,垂钓于江水,耕作于原野。不妄取乡鄰一物,恬然自守,节俭辛劳,家业昌盛”,由此可见文朋公移来百姓,打柴、垂钓、耕野度日,虽然安乐,但并不富足。三子中,其中有一孙儿,《宋原三公列传》云“一生好文墨,曾言‘吾家迁居枫桥三代未见有大作为

  • 我从哪里来

    偶购得新编《枫桥骆氏宗谱》,开卷就是祖宗骆临海公的画像。据说为出版这本《枫桥骆氏宗谱》,族内(包括海外)不少热心人士奔走并忙乎了几年。介绍云,该宗谱自一九三二年修订过后一直没有续修增补,七十余年风雨黯然,世道多舛,族人族事历尽沧桑,族谱家谱皆已佚失,尤其所谓的文化革命梳篦,怕惹来麻烦

  • 因为平常吃饭、活动大多在左侧的房子一边,右侧房子早年大祖母一人居住,大祖母殁后一直出租于房客,通往正屋的边门总是关的,白虎门走廊基本不走,去正屋走青龙门一边走廊。清楚记得在青龙门内侧的白壁上,墨笔竖书着“對我生財”四个字,白墙黑字异常醒目,字体不大,不失娟秀,但不知道何辈所为?

    据青龙门内侧小天

  • 建于同治戊子年的老宅,因房子开间阔大当地称之“大屋”,虽然四檐沟通下雨不必走湿路,但按照“四檐齐”(四合院),的规格要求不能称四檐齐,所谓“四檐齐”顾名思义四檐一样高,例如正屋是楼,侧厢也应该为楼,我家正屋为楼,两厢则是平房,造成四檐不齐存在落差。

    侧厢走廊两边各开边门,统称龙虎门,按天文四象之

  • 余朱退位后仿佛丢了什么似的,夜里睡不好,甚至连茶饭都不想吃,独自伫立在二十三层临窗处,看脚底下人像蚂蚁。“唉!多没有意思啊……算了,算了——”余夫人听余老独自唠叨,忍不住说他,“你一天到晚胡说些什么呀”?余老神情迷惘,不置可否的一笑。夫人看他成天像丢了魂的,忘记了地点时间和空间,卸任像变了一个人,不

  • 回八七坊老宅遇秋月

    九月二十九,从黄稼埠回枫桥故家。八七坊陋巷如故,深弄曲折,路狭断车,户牖朽败,偶传出收破旧的歌,白日之中静如寂夜,恍若隔世。夜庭院独坐,月从屋脊中出,秦月照汉瓦欤。

    老屋起五代,光绪称皇帝。旧貌难追忆,风雨堪百载。弄曲弯如蛇,垣墙似黍离。白日绝车喧,黄昏听蝈蝈。白头守旧窠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