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蛮与文明

    无意中读到了毛泽东距今近一百年前所写的一篇文章,那是他青年时的作品,文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当时他正是同学少年,峥嵘岁月,写的何等好啊,指出了体育锻炼与文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体育运动与文明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于是就想起

  • 欲望(下)

    人一旦步入老年时期,欲望就会变得无足轻重,无足挂齿了,就多了一些惰性,少了不少的进取心。因为看多了沧海桑田,看惯了起起落落、看懂了风云变幻,就知道《红楼梦》里的那首《好了歌》唱得好,就知道荣华富贵、声名显赫、金山银海、娇妻情侣、儿孙满堂不过只是过眼云烟,不过就是某种暂时现象,不过就是

  • 欲望(中)

    欲望到了人的青年时期就变得蓬蓬勃勃、欣欣向荣,甚至有些急不可耐了。首先还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但已经加上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同事们之间的竞争、朋友们的表率作用,社会潮流的引导,就使得年轻人将社会的现实与自己的欲望交织在一起,就使得年轻人用自己敏感的嗅觉、强烈的模仿能力、大胆而稀奇的行

  • 欲望(上)

    人的欲望与人的年龄有极大的关联度,与人的知识、处境、腺上激素也有很大的关联度,更与人所处的环境、社会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度。虽然不是巴甫洛夫的那种条件反射论,也不是柏拉图的那种遥不可及的乌托邦主义,但欲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或者是即将来临的那种发自内心、源于思

  • 社会主义好(下)

    关于以后的改革开放,关于后三十年的道路,争议不少、质疑不少、辩论不少,两年前甚至有些全盘否认的甚嚣尘上,不过到了奥运年,歌颂者有之,赞美者有之,理直气壮者有之,于是就有了“制造大国”之说,就有了“国富民强”之说,就有了“中华盛世”之说,就有了轰轰隆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一系列

  • 社会主义好(上)

    记得以前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歌曲叫《社会主义好》,歌中唱到:“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歌词很形象、很生动、很直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就自然和《东方红》一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过了三十年,

  • 多余的几行字

    《西窗烛话》是在一个万般无聊、闭着眼睛养神、突然从脑海中蹦出来的一个名称,自认为很得意,还认为充满了诗情画意。所谓诗情,就是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含有悠远、深沉的意思了;所谓画意,一扇雕花木格小窗,蒙了一层半透的薄纸,就有了红烛摇曳,就

  • 走过、看过、做过、想过(下)

    工厂倒闭了,下岗归家了,出游停止了,写作也中断了,不过读书还在继续,后来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就在网上好好的看了一大堆小说,当然更多的是那些网络小说。天鹰文学、卧虎居、世纪文学、幻剑书盟、翠微居,当然还有起点中文和一些现在不复存在的论坛都是我经常出没的地方,还写了一

  • 走过、看过、做过、想过(上)

    《屐痕点点》是一部回忆录,是自己以前写的、现在仍然在写的一部作品。原本想把这部分内容收入到作品集的《天道酬勤》之中去,却感到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就另开炉灶了;当时的心情是写下来留给自己或者子孙后代做个纪念的,所以有些私密的东西就袒露了出来,但后来又发现有不少的章节写的

  • 天道酬勤

    在还没有写《红杏枝头》、《紫气东来》、《直挂云帆》这峡州三部曲之前,我把自己写的一些作品分为《阳光灿烂》、《悠然我思》、《舞文弄墨》、《灯下漫笔》和《家人、朋友及其他》发表,一年之后回头再看就感到效果不太好,有些不满意,就把2008年以后的所有作品单独提出来,组成了一部《西窗烛话》,倒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