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一线城市的边缘,一条公路隔开两个世界,一边是高楼林立,高档小区的存在,一边是残羹败瓦,废墟成堆的拆迁区。

    林每周都要穿行于这两个世界,穿过那条隔离富贵与贫困的公路,就像分割牛郎与织女的银河一样,处于贫困区的“牛郎”们难渡银河,而林是一个不存在于这两个阶级的人,他可以自由的穿行。

    林的父母

  • 镇上附近有一段全由青石板组成的阶梯,要转十多个弯才能走完,有人特地数过似乎有一千多阶,小时候每次去镇上远远的望见从河底一直绵延到坡顶的青石板阶梯,内心十分的抗拒。

    后来去镇里上了初中后每星期都要走上一两次,走着走着竟走出了感情,感觉它不再那么可怕,每个星期它都在那等着我踏上它通往镇上。

    石阶

  • 一 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失业了,为了所谓心中的理念,毅然辞掉了他认为一成不变的工作,他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与想法不该过这样的生活,于是他辞职了,为了他心中的理念。

    辞职后,当然要“任性”一把,庆祝自己为了“理念”而踏出的第一步,要怎么庆祝呢?想了许久,他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杂志里的许多故事

  • 还记得吗?

    那伞的模样,

    伞下的背影在记忆中慢慢离去,

    可那条小溪的流水似乎还在耳边汩汩作响。

    红色吗?

    猜的是伞还是衣物,

    存在眼中的倩影缓缓淡去,

    但及腰发梢的清香还在鼻尖萦绕寸缕。

    这一个用伞的天气,

    勾起了对伞的记忆,

    下一个用伞的时候,

    还能有多

  • 漫长的夜里,

    孤寂的是月色,

    无垠的是梦境,

    无眠的人,

    奢望在漫长中伴着孤寂步入无垠。

  • 前几天的端午,没有金粽飘香,没有龙舟争航,有的只是那相较于三人而言偌大的房屋里冷冷清清的一顿午饭。

    端午那天,我想着还是给QQ里那些以前熟悉但现在已经没有联系的人发一句祝福,结果我竟然无知的群发了“端午快乐”这样的消息,晚上上网看见有人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条信

  • 最后一盏灯熄灭,在这夜里,

    我站在窗前,

    仿佛看见熄灯的人,

    慢慢地、静静地睡去,

    此时的这方天地,

    也许只有我还是这样清明;

    倦意在外面的黑暗里伺机而动,

    四周的寂静也在我耳旁轻声呢语,

    睡吧!

    选择所有人的选择,

    沉沉地睡去;

    我不听,

    依然伫立窗

  • 我一直对各种除了要休假外的节日都没怎么关注,以至于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多亏了朋友圈的出现,一些必要的节日我会在节日的前一天就知道,因为朋友圈里的“朋友”会提前一天就开始各种节日刷屏,他们有一个统称——网络孝子。

    这次母亲节来得比较突然,一点预兆都没有的出现了,也可能是我没关注的原因,网上铺天盖

  • 一、

    午夜的钟声敲响,

    空旷的幽巷,

    拉长的黑影拖着疲乏的人,

    在晃荡、与午夜苏醒游魂漫无目的晃荡。

    二、

    黑影对游魂说:看呀!又一个沉沦了。

    没反抗?游魂疑问。

    黑影的狂笑与形同人偶的人讥讽着游魂,

    一声声伴着“人偶”的一步步。

    三、

    醒来吧!沉沦的人。

  • 暖阳驱晨寒,僻路明静悠;

    独行幽林里,光透翠竹流。

    湖波缥缈映,断崖花影柔;

    玉竹出笋季,古稀晨起谋;

    犹感老人劳,高龄不复休。

    转瞬过眼处,漫山映红稠;

    过岭路急下,撼峰几弯勾。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