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记得初从杂志读到这句话时,和着耳边悠扬的古典乐,朦胧的睡眼,忽觉着一切都慢下来了。

    早些时候,有人说我是个浮躁的人(定义式的评论),我火了,懒得说话。只在心里暗暗骂道:您得多了解我才能说出这话。其实熟识我的人都知道

  • 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人都会讲故事。所谓故事,不过是偶然间碰碎的青春。正如阳光明媚时,路边的合欢撑起的粉色花朵,教室里因年久而呼呼作响的三页电风扇,靠窗那儿趴在课桌上午睡的男孩,一双双白色的帆布鞋和白衬衫被那些年的阳光映衬得很耀眼。而每个故事记录的片段和场景都是平平淡淡的,但留下的不仅是遗憾不仅是不舍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人喜欢在所有东西上标上一个日期。秋刀鱼罐头会过期,西瓜会不新鲜,甚至英语六级词汇表年年都有最新版。于是乎,所有人都开始怀疑着彳亍着,感叹着悲伤着绝望着却又清醒着,悲春哀秋之际却又仿佛思索着什么?

    许久不曾写回忆录,仿佛时间老是重复着提醒人们,请珍惜眼前人,务必善待有缘人

  • 世上没有什么命中注定,人们口中的命中注定不外乎你过去或当下有意无意的选择。

    我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思绪随时可以随着日月交替季节轮回而飘忽飞扬。所以,如果哪天,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位大师在梧桐树下矗立着,拿着一串佛珠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耀耀生辉。请不要以档你路的缘由上去就是一脚。因为,我保证他会立即褪

  • 午后,在阳台的暖阳下,搬一方桌子,拿一本旧书,泡一壶浓茶。在岁末的清风里细细品评着过往岁月,不再为妙曼的往事而沉醉,不再为花意凋零而惆怅,且听风拂竹林,看天际云卷云舒倒也别有一番畅快。虽说年已过了大半,不远处仍有三两小孩互扔鞭炮嬉戏玩耍,向阳处的墙角老人们似乎喃喃议论着昨日的趣闻。再往远处看,还有记

  • 我是一条鱼,一条不会游泳的鱼,打我记事起我就一个人住在一片礁石上。白天的风吹日晒,晚上的电闪雷鸣让我变得异常敏感,我渴望温暖渴望爱情。如果不是这只漂亮的海龟发现我,也许我会一辈子呆在这块名为β52的礁石上吧。

    她叫Rose,是一只特别好看的蓝色海龟。“小鱼,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我叫Rose,我

  • 什么是真正的独处?道:心灵有归宿,生命才有路,此为独处!

    向来觉得这句话甚是深奥难懂,不料近日忽地看破,内心便犹如三月春雨一般欢喜。说透了,不过是你可以坦然自若的书写你的故事,披着大衣在氤氲的灯光里,写到伤情处静默不语在缱绻里把盏言欢,罢了还有写到末尾那一份暖而不腻的留白。且不在乎别人的评价看法

  •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

    偶然听起,眼前的车水马龙只消逝,空留下一句话:写出这句歌词的人,也许内心再无晴天。因为我们哼唱的旋律,是岁月记录在生命轨迹里的只言片语呀!只有偶然路过了,才能捡拾一两阙细细温煮。

    有人说:读了大学就再也找不出当年数学课上写情书的感觉

  • 正值岁末,午后的阳光慵慵懒懒,穿过图书馆门前的落叶松的缝隙,倒也斑驳了一地。

    拿起桌前不知被谁遗忘的碎花纹笔,在指尖一划,阳光从笔尖反射,把古色古香时间光氤氲成了一束奇特的光线。屋内只闲坐三两人,窗外阳光正暖,挪到一处有光的桌子,思绪万千,这管陌生的笔,我仿佛却是历经一路风尘,寻它而来,且来得那

  • 名山古刹出名茶,自打佛教兴起以来,中国绝大多灵韵的山水都为僧人所占,似乎被烟火遗忘的山间古刹里时光更厚重些,岁月更温良些。

    而茶,于山涧萌发,在风雨中洗礼,翠绿在揉捻里凋谢,最后在滚水里涅槃重生。一碗茶,大抵是一注水与一片叶的信念吧。一次次死去,一次次重生,而这段不平凡的生命历程,自喝茶人端起茶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