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自无眠

    大概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肆无忌惮的回忆从前吧。那段被我挥霍掉了的时光,那些陪我走过青涩的人,似乎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被我小心翼翼的藏在心底某个角落。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心才会悄然的透露一点缝隙,让我回顾我无暇顾及的青春。

    其实,我并不那么想回忆过去。回忆,是个永远也割舍不掉的包

  • 生来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一)

    十七岁那年的冬天,大概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吧,每每想起,都会陷入深深温暖的回忆之中,就如同我初见你时,你的温暖模样。

    与他初遇,是在爱心社社团十周年庆的聚会上,室友是爱心社的助干,在那次的聚餐中负责买菜。我与她一道,正好遇见同行的他。很白,很温柔,这大概是当时唯

  •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又是一季深沉的怀念。

    ——题记

    窗外的栀子花开了,很美,很静。

    徒手揖清芬。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当有一天,你离开了生你养你的故土,离开了那个深爱着你的人,来到新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许当时你会觉得,摆脱了啰嗦的人儿,结束了简单的日子,这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殊不知,

  •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清新雅致的氛围。似乎在这种状态下,温一壶茶,折一支白梅花,就已足够。桌前盘腿而坐的女子简单的挽一个发髻,配一支玉兰陶瓷簪,虽不惊艳,却也清雅。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刻意为之。浅笑温婉,顺其自然。

    一切就是这样理所应当。

    温婉。是我最爱的女子性情。像是江南的烟雨细腻

  • 已是初夏,天空却蓦然下起雨来,淋浇着这片灼热之地。

    依旧百无聊赖,像个闲人,静数云开,静待云落。我想,只如此淡然于世,也不失为一件乐事。但是世间焉有清静之地,良辰美景固然赏心乐事,可是心中却积郁难安耿耿于怀。

    如今,对于世俗,多了几分透彻,也多了几分烦躁。人情世故,繁复世情,总让我陷入深深的

  • 每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题记

    我曾经写过同名作文,记述的是一次参观植物园的感触。那时候还小,不懂得这些大道理。只是偶然听到这样一句话,便铭记于心,久久不能忘怀。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我却依稀记得,我内心深深的感悟。

    一路上,见到了许多花,大半都不知道名字。那时候不像现在是个惜花之人,倒

  • 所谓无争,不过是后人的有意托辞。

    ——题记

    从前很是欣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气节,傲骨无一不让人景仰。尤其是“欲仕则仕,不以仕为高;欲隐则隐,不以隐为高”的处世态度,宁可采菊东篱,清贫一世,也要远离这纷扰红尘。一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让我唏嘘不已。只是如今想想,不由得忍俊

  • 十七岁,我读懂了《菜根潭》。

    只是简单的看了一遍,竟了然于胸。当其他人还在文白的字句中纠结时,我已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随着请教我的人群,我的心愈发的落寞,他们眼中的艳羡,我全然不顾。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刺心的悲哀感。有人花尽一生的时间来读这本书,也未尝收获过什么。而我,只有十七岁,竟看

  • 前路茫茫,依稀看不见光芒。这一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真的不知所措,迷茫了。。。。

    我喜欢在夜幕降临之际,独自一人站在家门前的平台上,看远方神秘深邃的苍穹,咫尺天涯的明月,奢望寻

    到我心中的答案。可是,一片沉寂,一片默然,才明白,一切都无计可施,一切都无路可寻。

    我想,若选择了一条路,是

  • 夜深人静,独倚轩窗,手捧卷轶,青茗氤氲。遥望深邃之夜空,思寻心灵之寄托。轻抚书卷,细细品读那本耐人寻味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而只此封面上的七字,已让我的心百转千回。

    若如初见,只道寻常。这本书是通过联系诗人的背景向你讲述一个个令人黯然神伤的故事。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卷,于不知不觉中,我已邂逅了一位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