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空山明月

    曾经有人问我,新闻到底是时效性重要还是内容性重要?我想了想,回答:内容重要。

    记得大学上新闻课的时候,老师强调过,新闻新闻,要是“新”的才是新闻,这讲究的就是时效性。诚然,在讲究效率的当今社会,什么都要求快速,新闻稿恨不得抢在新闻的前面。特别是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

  • 文:空山明月

    二零一六年农历八月十六,父亲带着我们一起回到他的老家,和大姑一家叙旧。席间大家相谈甚欢,觥筹交错,不知不觉,已经入夜,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启程回家。

    晚上八点多,我们驱车行驶在山间土路上。道路仅有一车余宽,山里黑得早,夜深如墨,薄弱的车灯打在前方不远处,便兀地被黑夜隐没。道路一边是

  • 文:空山明月

    夏天,是茉莉的盛花期,而我家的这株茉莉今夏也迎来了她的盛花期。

    这盆茉莉是前几年搬家时父亲亲自送来的。为祝贺我搬新家,父亲兴高采烈地早早准备了好几盆花草,其中就有这盆茉莉。

    我是不懂花草而又很喜欢花草的人。这盆茉莉来家后,我们只会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看似一天天茁壮成长,但不知

  • “留白”语境渲染出的欲说还休

    ——读孙霞《不提》有感 

    文:空山明月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布局技法,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中国诗歌中也有大量运用“留白”的表现手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孙霞所作的现代诗歌《不提》恰恰是“留白”的巧妙

  • 他走上台的时候神情自若,身姿挺拔,目光炯炯有神。

    他的身后,是一块7米高的攀岩墙。

    主持人撒贝宁介绍他要挑战的项目就是攀到顶端拿下蓝色旗子时,在座的人,包括三位嘉宾,都觉得做到这种“不可能”没有太大难度,轻松易成。

    当他坐下,当着全场观众,从容地换上他的一双假肢时,全场凝滞了。这一刻,大

  • 文/空山明月

    通过朋友的介绍,第一次读到杨典的文字。

    当时还没深入读到其书内容,仅仅只看到了几行文字,便被他独特的语言叙述所吸引。

    他喜欢写诗。书中也有他写的诗,说实话,他的诗我不太理解。但是,他的文字一定受了写诗的影响。他看的书庞杂,生活经历丰富,认识各式人物,这些与他的感受和观点交锋

  • 文/空山明月

    树是有记忆的吗?

    印象中,我一直以为那棵樟树是从我见到它的时候就是那样高大茂盛的。树干比我家的楼层还高,枝叶很宽,我走到阳台就能近距离看到它,伸出手似乎就能触碰到它的枝叶。

    直到有一次翻看影集才发现那棵树的童年模样。原来,它竟是和我一般大。当年我们家才搬到那里时,它也才刚被

  • 文:空山明月(QQ:939398188)

    老屋的地址是外婆亲自选的。

    听长辈们说,以前外婆住的房子,住起来不是很顺利。外婆生下我大姨后,接连怀过几个孩子,但是都没有保住。有一个好不容易生下来,但是没几天染病也死了。有人便和外婆说,要换一个地方住。后来,外婆便寻了这块地方。背面靠山,前面是坪,

  • 文:空山明月(QQ:939398188)

    立秋的秋,就这样如期而至了。

    头天还是热夏,没有任何过渡和征兆,夏的热情便倏地被褪了下来,转眼便感觉到了入秋的微凉。

    在夏末和初秋的时节里,处暑时节的到来,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至此而止。夏的余温和秋的凉意交织,万物也在整个燥热狂夏后,趋于平静。

  • 我4岁回到父母身边和他们同住时,第一次见到了院子里种的白玉兰。

    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当时,父亲是年轻的外科医生,每次上晚班时,母亲便会带着我去给父亲送晚饭。

    记得一年初夏,我照旧跟随母亲去给父亲送饭。父亲正在查房,我和母亲便坐在值班室等待。凉风习习,这时,我突然闻到了一缕缕清淡的花香。我深深地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