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去的叫卖声

    文/徐贺仁

    “卖——凉粉,卖——凉粉。”那天傍晚,我忽然被小区楼下传来的一声接一声的叫卖声吸引。这声音三个字一段儿,第一个字声音拉长,后两个字紧促结束,听起来节奏感特强。我打开窗子往外看,发现那里已经围了一片人,多是妇女小孩,在争着买凉粉。卖凉粉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身

  • 今天的午餐是吃面。

    单位的附近新开了一家面馆,叫“东吴面馆”。几天来上下班从其门前路过,早想尝尝这家面如何,还未付诸实施,恰巧今天中午刚看了一篇文字《浇头面记》,让我急切地想知道,这家面馆是否名实相符。

    下了班几分钟就到了面馆门前。红色木格装饰门脸,门楣上书“东吴面馆”四字,右下角有“太和分

  • 黄鹂子叫了

    徐贺仁/文

    我家乡人把黄鹂鸟叫作黄鹂子。黄鹂子是候鸟,平常不见影不闻声,一到夏天麦子黄了芒,眼尖的人就能在枝头看见它们,叫声便也有了:“啊——哩噢,啊啊——哩噢哩。”声音如清脆的竹笛。

    我听到了几十年前黄鹂子的叫声。

    黄鹂子一叫,人们知道要做麦收的准备了,准备农具:镰刀、

  • 母亲住院了。

    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十天了。夜里的陪护,大多是由大哥承担的,一个六旬老人照顾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想想,让人唏嘘。趁周末闲暇,我们代替了大哥守在病床前,伺候打针,吃药,进食喝水,大小便等等。夜里,妻子就在病床边的椅子上过夜。

    住进来的时候,母亲已经不能站立,进食也是问题,啥都不想

  • 那一缕炊烟

    年近九旬的母亲在乡下跟哥嫂一块吃住,这让我有了多次回老家的理由。

    每次回家看母亲,都给我留下诸多乡村的记忆,其中尤甚者,是那一缕炊烟。那满含着浓浓乡情,飘散着乡土气息,裹挟着农家饭菜香味的炊烟,总要久久地萦绕在眼前,挥之不去。

    哥嫂的住处是一座临水的坐北朝南的院落,院子的南面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