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学长游荡于县城,吃也在县城、住也在县城。
学生时,仔细看他,如果不是精神上“疯”,倒也是个美男子,破旧的衣衫裹着一米八零左右的个头,身板笔直挺拔,凌乱的长发下盖着一张白皙的脸,虽然无神的眼光带着惶恐,依然显露着往年在学业上争强好胜的风采。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位学长是哪一年“疯”的。
2016-01-07 19:21郭世忠
“长征”这个字眼,人们并不陌生。现代人来说提到长征就会联想到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再远一点会联想到欧洲的“十字军远征”。1935年,中国红军从井冈山实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到达延安,挽救了中国革命;从公元1096年至1291年间,“十字军”共进行了9次东征,最远的一次是罗马天主教为了收
2015-12-20 13:50人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以人为本,历史才有意义。以女为衬,才是绚丽多彩的历史。每个历史记载人物的身上,都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这种故事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只有穿过史书的字行与墨香,透过尘封的历史背后所隐含的故事细节,才能看清它的全貌,理解故事在那个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于是,细君公主带着她演绎的真实故
2015-12-15 19:23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细君公主这首千古的绝唱,有文者皆知。在我赞颂这篇诗词的同时,突然想到这弱女子作诗时候的年代、形势、地点、时间和心情。两千多年前,在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的岁月悽雨中,和亲——这种封建时代司空见惯的历史现象,在汉朝来讲也是一种惯用的民族政策,也是一种特定历
2015-12-07 15:01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是才女细君公主唯一留下的边塞诗,从汉书的子行里间熠熠生辉的同时,使人听到这位琵琶女婉转悠扬,带着江淮绵绵悠长的韵味。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听到细君公主的琵琶声
2015-12-06 16:10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每当我读这首诗后,我的心都有莫名的疼痛,我从中读出了细君公主内心的悲痛。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当含苞待放,豆蔻欲张的年华,生活的希望却得不到实现。美好、幸福甚至
2015-12-02 18:05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篇最早最优秀的爱情诗流行于汉朝之前。可是到了汉朝的细君公主的爱情,却对此无理解,她的婚姻既没有这样铿锵的誓言,亦没有“缘”与“份”。
政治的需要促成了远距离的婚姻,爱情悲剧的开始往往毫无征兆。命运在
2015-11-30 18:53这是发生在监狱一个真实的故事……
因为进监狱前他就是个光头,进监狱后省了警察劳烦“剃度”,嘉奖绰号“光头”。光头是个抢劫犯,入狱近一年了,从来没有人看过他。
看着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光头眼馋。于是就给父母写信求他们来看自己。因为他家很穷,让父母来看自己的目的
2015-11-22 08:32一棵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来来来 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
每当这首优美的旋律响起的时候,对于一名已经退伍多年的军人来说,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一曲赞
2015-11-21 18:53在家乡的一天,下午外出归来,刚迈进我家的小院,就看见老母亲正坐在树荫下对着阳光纫针,嘴里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刚才还纫上了,咋又纫不上了,看来是我老了……
我走到她的对面坐下来,想从她手中接过针线帮她把线穿上,她没有看我,动了一下肩膀没有接受我的好意,继续把线往针孔里穿着,一次,又一次,最后成功了,
2015-11-21 08:41-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