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芭蕉扇

    入夏以来,天气逐渐炎热,人们开始享受着电扇、空调这些现代的物质文明。可从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还是省钱又轻便的芭蕉扇,伴随着我们过夏又过秋,一年又一年,而且是自漫长的农耕社会以来,它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的消夏工具之一。

    芭蕉扇,是由一种天然植物芭蕉叶稍微加工而成,也叫蒲扇。其形状大多

  • 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地提高,粮菜瓜豆温饱型的饮食结构早已不是国人的愿望,而小康型的肉蛋奶茶已成为普通国民的现实生活写照。由于吃的过于油腻,营养过盛,很多人吃成了“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年纪轻轻身体就不健康。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健康开始讲营养,多吃素,少吃荤,纯素食的饭店在

  • 早闻驻马店新区建设了一座漂亮的博物馆,开业已半年多,除周一闭馆外,每周其余六天都对市民免费开放。今年6月21日上午,天气晴好,我慕名前往驻市博物馆,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详细地参观了一遍。

    这是一栋4层楼高的地市级博物馆,和市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同属一个地盘。十几个步梯的中间铺有一米宽的大红地毯,登

  • 今年的“五一”节下午一点,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春风送暖。我和妻吃罢午饭,乘坐邻居张华艳丽夫妇的家庭轿车,前往郑州航空港区园博园游玩。

    我们出阳光假日小区往西上京广快速道,朝南方向沿南四环一直奔东南的航空港区,车行个把小时才来到园博园东门,按女儿事先联系的景区保安队长的电话找到了他,让他把我们5人

  • 妻子的60岁生日

    6月15日是妻子的生日,正赶上60大寿,原打算给她隆重地庆生,她说,老人还健在,自己不庆生,我就回老家办事了。可是,当日的下午,妻子打来电话,几个孩子在郑州已定下餐厅,地点还是过母亲节时的重庆海底捞火锅店,时间晚7点半,知道我回不来,向我特意报告一下,我表示祝贺。

    在我的记

  • 四姨和母亲

    母亲今年80岁,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四姨今年73岁,排行老四,也是唯一一位在老家农村经常和母亲走动与陪伴的亲姊妹。为啥这样说?母亲兄弟姊妹7人,二妹、三妹离世早,小妹和大弟小弟全家都很早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谋生,平时见面少,只能靠打电话沟通。自姥姥姥爷先后去世后,母亲就是她刘姓的大

  • 我的老家平舆县谢庄村委,4000多口人,居住在豫南平原很偏僻的地方,即淮河的支流小洪河与小清河交界处。小洪河的对岸有个常湾村,千把口人,现归属新蔡县李桥回族镇,和我们村相距仅有3公里,也是个回民集聚村。自古以来,我们回汉杂居,祖祖辈辈各自尊重民族习惯,相处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团团结在一起。

  • 5月26日的上午9点多,是个初夏的多云天气,我正在莲花街的尽头学开车,这时,女儿打来手机电话:她和闺蜜小倪要带我和妻去黄河滩度周末,吃吃农家饭,观赏一下大河风景,放松放松心情。我练车正在兴头上,本来不想去,无奈,她们3人开着小黄轿车来找我来了,看来今天是遭“绑架”了,不去都不成。

    女儿和妻在前边

  • 鸡年的岁尾对于我家来说算是噩运连连:先是84岁的老父于冬月二十五日驾鹤西去,接着是80岁的老母于腊月初十陡然发烧不止,险些命丧黄泉,连忙再次住院于县中心医院;我回老家烧完老父的“五期”纸,刚在医院陪护老母两天以尽孝道,可是从郑大一附院传来妻因重病住院的消息,母亲、二弟等其他亲属催我回郑护理妻子,本来

  • 难忘今年的“母亲节”

    以前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差,一家人温饱不及,生活困难,除了农历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日随大流吃点儿喝点儿庆祝一下外,其它节日如“清明”、“冬至”、“腊八”、“小年”等一般不过,更不用提“元旦”、“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这些洋节了。可是,改革开放时代不同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