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衰落让我本来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雪上加霜,面对每年只有两个假期能呆一会儿、但又完全找不到儿时记忆的村落,我的思绪一直徘徊在过去,我将用我笨拙的笔头记录下关于家乡残片式的记忆,且提名为“小说”。为“小说”者,虚构也,如果有幸家乡的人能读到这些文字,请勿寻找他们的原型,这只是我对现在衰落着、将来还会

  •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于是,好多人便挤在红楼之中细枝末节地探讨,不管《红楼梦》是否真的能和他们的心灵产生共振,有无根据地找出一些理论来,俨然成了真正的红学大师,让我们从心底喜欢《红楼梦》的草民不敢有太多言论——我们记不住每一个细节,他们会揪住辫子不放的。这样一说,好像自己先剃了一个光头

  • 吕克群先生和乔龙庆女士捐赠的书中有一本贾平凹的小说《我是农民》。出于对作者的仰慕,几乎等不得图书编目完毕就借来,并一口气读完了它。合上书的那夜,我失眠了……

    路遥在创作小说时曾经把经济发展对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冲击作为一种创作模式,提出了“难道经济发展一定要以道德沦丧为代价吗?”的问题,让人深思。无

  • 鲁迅是写小说的天才,但他为了革命、为了唤醒愚弱的国民,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杂文的创作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他仅有的3部小说集中(《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开创的小说模式,成了不朽的典范。尤其是前两部中的两个典型模式:一是“离去——归来——离去”模式;一是“看与被看”的模式。《故乡》属于前

  • 与燕子的相识,可以说是一种机缘。我本来是不大喜欢玩游戏、登QQ的,但因QQ有空间日志及说说的功能,便长久地着迷于它了。可以在说说中玩笑、发牢骚、表看法,至于日志,纯粹是为了看作品的方便,有时也当做自己的贮藏室,怕自己的有些信手涂鸦丢了,保存在里面。偶尔也和朋友聊几句,但因孩子还小(有时跑出去就得跟着

  • 日本人说,风筝是天使的翅膀!小时候就对风筝很感兴趣,总想着有一天会有一只属于自己的风筝飞翔在天空,而这只风筝的线就牢牢地牵在我的手中……

    但我在所有孩子中是属于那种心不灵手也不巧的一个,自己从来不会做风筝,有时候躲在角落里做一个,放的时候还栽跟斗。渐渐地觉得风筝离我越来越远,成了一种不可实现的愿

  • 魏婷婷是我实习时教过的一个学生,与她不相见已经有九年左右的光景,但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却丝毫没有淡去。今天提起笔,准备用一个化名,但无论如何都找不出比这更得体的名字,感觉名字变了,留下的印象也便不是了。于是只好用她的本名,但又觉得以真实姓名写出来似乎不妥,自己的忐忑不安给以前的心绪又多了一份纠结。

  • 无意间从好友早晨的空间里看到了前两年我们一同登雷王山的经历,深有感触,那时也曾想随手写点什么,但终因习惯性的懒惰战胜了我好久不用的上进心,最终作罢。今天翻开,当时的情景便隐约浮现在眼前来。

    关于雷王山的传说,当地几乎妇孺皆知,在我刚到本地的那一年,忘年交沉默是金(因为常在空间里交流,真名便都隐去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