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十二月)
小巷悠长,有我童年的记忆,有石板路和砖墙,小贩的叫卖声在巷子里回响。青青和假小天是一静一动两幅画:春华未艳、寒木已凋。
“假小天”是别人给的雅称,他曾是上海某画院的教授,绘画的名气叫响半边天。因“崇洋媚外”,被撵回原籍。平日与街道一帮妇女做手工活儿,在“改造思想”的间隙
2016-12-04 19:44十一月在场微散文
你这个不速之客的出现,完全打破了我对“鼠”的观念:过街之鼠,人人喊打,令女孩子花容失色,被人类极其厌恶,是举国行动起来要彻底“歼灭”的对象。
刚离开妈妈没多久吧,你看似弱小,胆怯,一步两退,唯唯诺诺,不知道往哪里是你该去的地方。我没打算伤害你,因为你看起来,不是“贼眉鼠眼”
2016-11-15 09:22十月微散文(朗诵版)
午夜梦中惊醒。月光如水般泻进屋子,仔细看才知是对面楼上一扇窗亮着灯, 正对着我的窗。那光透过窗幔照进来映亮整个房间,在这寂静漆黑的深夜,竟如月光一样柔和。是谁还不休息呢?轻扰了我的梦。
第二天中午,便听到一阵忙乱一阵哭嚎从昨晚亮灯的窗里传出来,有些凄凉有些悲怆:是80多
2016-11-02 20:08——在场微散文(朗诵版)
父亲掌灯,母亲披着夹袄为他拉开门栓。“吱呀”一声,有风扑面而来,把他将要涌出的眼泪堵了回去。眼前白茫茫是一个雾锁的村庄,他执意留父母于门内,才转身遁入雾里。脚穿母亲纳的千层底儿,赶路时几乎没有声响。
河边影影绰绰有个身影,他叫一声舅舅,那黑影闷闷地应一声。于是一高一
2016-09-17 21:34--微散文(朗诵版)
清晨,被几声蝉鸣叫醒。听起来明显弱于炎夏,前些天的蝉声是成片的,且此起彼伏。这声音仍是尖利鸹噪,告诉我今天必定又是个桑拿天。
菜市场里的老奶奶一边瞅着路边的蔬菜,一边埋怨:“空调房里掰手机,躺沙发上,几天不出门……”她是在替孙辈们着急: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孩子们却身心怠
2016-09-13 14:48——微散文(朗诵版)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携一份特有的孤独与宁静,擦肩而过的面孔、楼顶上路两边闪烁的霓虹,都已黯然虚幻。只有深邃而遥远的天际那如冷玉泛光的月,随我而行。与明月对视的刹那,思念如潮水般漫过心底,头顶同一轮月,怎能说是天各一方呢……
关于月缺月盈,曾有无数篇章且脍灸人口,特别
2016-08-04 10:23早上,天气格外地闷热,又是一个桑拿天!这趟车上出乎意外地人少,我选一处偏偶假寐。
女:晓静来电话问,带我爸检查了没?
男:你就说,检查过了,没事
女:咦,她问杂嫩快呢
男:你就说,人少就快嘛
女:我不想跟你说话!
空寂的车厢里突然有一对老人的对话,揪住我的神经,女声语速快且声
2016-07-16 16:52自从玩上了微信,渐渐离不开手机了,不知自己啥时也成了低头一族。那些乐此不疲的玩家们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用一声清脆地“叮咚”轻叩你的手机界面,朋友圈里不时蹦出来链接:为朋友的孩子投票,为某人的宝宝点赞。如此多了,甚至连看都顾不上看,碍于面子,按图索骥地前来捧场:点赞、投票。孩子一脸天真无邪地笑意,被这来
2016-05-31 09:29去过几次图书馆,都碰到他,一个世人眼里的“异类”。小时候发烧用药不当,留下了后遗症:口齿不清,一只眼角有点歪斜。因为有了这些底色,他比同龄的其它孩子更显得阳光、热诚,总是热情礼貌地主动与人打招呼。
虽然一个院儿里住着,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过。我曾杞人忧天地为他父母叹惜过,怕他将来成为社会的负担、
2016-05-29 20:07一个看见地上有块硬币都不屑去捡拾的人,一些自称土豪大腕的人,一群在股市里在生活中一掷千金的人,为什么在微信里,一分钱抢得不亦乐乎,一块钱当成巨款而无比惊喜呢?何况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钱,它本身的价值没变,变了的是人的趣味!
2016年的春晚,一年一度的精神大餐,被一个“刷一刷”、“摇一摇”、
2016-05-27 20:29-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