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棚绿意盎然,条条丝瓜垂挂,在这序属孟冬的十一月时分,此种丰收的现象,似乎有点异于寻常。这是我家楼顶瓜棚的冬韵场景,也是今年仲秋灾后丝瓜复苏的生命写照……

    记忆中的严冬景象,皑皑白雪铺地,阵阵寒风刺骨,而在那冰天雪地的天地意象之中,总会让人不禁从内心打起了冷颤。唐代柳宗元〈江雪〉诗云:“千山鸟飞

  • 挥别了暮秋,迈入了初冬,在这短暂七日的时光轮转之中,横跨了秋冬两季,来回于南北两地。三重,这个既熟悉又生疏的台北郊外地区,成了我最近几年以来,每年十一月初必定造访的地方……

    午夜的高雄小雨,于凌晨两点滴答洒落,不仅扰乱了原本夜眠的平静,也催醒了一股烦忧的心思。因为,在这绵绵雨声时大时小之中,前往

  • 在这台风过境后的暮秋时分,原本业已褐黄枯干的楼顶视野,竟然出乎意料之外,又再度绽放出了无限的生命奇迹。点点的丝瓜新绿,泼洒着绵绵秋意;条条的藤蔓纤细,恣意地往前延伸……

    仲秋九月,强烈台风莫兰蒂和梅姬,在间隔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分别先后联袂侵袭台湾。强风挟带豪雨,让我家楼顶那原本绿意盎然的丝瓜藤蔓

  • 几间瓦房低矮,一片椰林飘逸,高耸迷蒙的山林迭翠,黄妆薄敷的稻田泼墨,在这高低有致的乡间原野写真中,将大地的因缘与心灵的境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幅恬静悠闲的山村美景,是那样的和谐,那么的自然。不仅让个人内在静寂的心思,能够意随境转,轻盈地走入此一大地无尽藏的画作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让那

  • 看着现今社会的厨余浪费,思维以前农村的俭朴生活,“菜尾”这个既熟悉又生疏的名词,似乎一下子又从那业已沉寂良久的脑海深处跃起,将我再度带回了遥远记忆的童年故乡……

    小时候,在农村,每逢邻里婚丧喜庆,总会在事后收到一大碗或整锅的菜尾残羹。送菜尾的场景,自然也成为童年时代的一种殷殷期待。而那份乡土的特

  • 就在中秋节的前夕,来势汹汹的莫兰蒂台风,从台湾南端的海上掠过。强风复以豪雨,大地景致丕变。

    一根根拦腰折断的电线杆,一排排倒伏仆地的行道树,惊慑着正处风雨笼罩中的人们,也几乎声断了中秋佳节团圆赏月之梦。转移了怵目惊心的灾情画面,调整着风雨飘摇的起伏心灵,一首描写山居平静生活的〈山居秋暝〉诗篇,便

  • 一片烟雨蒙蒙的写景意境,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小诗,建构出了一段悠悠缠绵的清明场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就在这样的大地与人间氛围之中,绵延传诵了时空千年……

    这首〈清明〉诗中,文词生动清丽,意境简明爽朗,在历史长河不断的交融之中,绵绵泼洒出人间的画境诗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山林,彩绘大自然绵延生命力;原野,涵蕴大地无尽之生机。在这秋韵悠悠、落叶缤纷之际,徜徉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视野境界,泼洒出几许心灵绵绵的绮丽风光,让那秋天无垠的思绪,从童年故乡的田园原野,飞向怪石嶙峋的绿韵山林……

    故乡台南,位处于嘉南平原西南一隅,一望无际的农田土地,

  • 天空白云悠悠,远山依稀含翠,在这大自然冬韵的绵绵泼墨之中,一辆九人座的面包车,沿着迂回崎岖的台二十九线公路迤逦而行。

    在这依山傍水、绿韵满盈的视野境界之中,面包车穿过了民族、民权两个部落小区,继续往北前行。远处青山无尽绵延,两旁绿树快速倒退,在一条跨越楠梓仙溪百米溪谷,通往民生小区的水泥桥附近,

  • 今天是台南家乡中元普度的日子,在这父亲五十周年忌日的特殊时分,天空阴沉、雨声不断,而佛厅前庭盆栽中的马兰药草,依然在大地的霪雨霏霏之中,含着点点的雨珠,绽放出紫色艳丽的小小花朵……

    一次偶然的返乡因缘,一个特殊的绿韵场景,父亲生前从外地带回台南栽种的药草,就这样又被我从家乡带到了高雄,继续繁衍、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