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住公寓小区的近旁,是一处新开辟的产业园区,是由若干个创业、创意公司集聚的地方,有点象硅谷或中关村的意思,很有些特色。闲了在里面走走,起初感觉有些茫然,且不说到处标识的外文字母,即便是中文标识的公司名称,要想知道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做的是什么业务,是何经营方式及如何创造效益的,都是一件很为难的事。园区

  • 江油访李白纪念馆

    蔡 怀 森

    去川中旅行,在江油去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纪念馆,知道了江油是李白故里的一些故事。

    从汉中的八百里秦川,沿古蜀道,越秦岭巴山至江油,地势稍缓,过江油向成都,即渐现一片平川的成都平原了。

    古时江油是蜀中出入关中的咽喉要地,也是古蜀国面对汉中的一道重要的军事关口要

  • 蔡 怀 森

    至2014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400多万,其中约有半数为外来人口。

    高楼大厦林立的间隙中,密集的车流、人流,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分辨谁是上海人,谁是在上海落脚谋生的外地人。

    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会了简单的区分。在南京路、外滩、城隍庙一线流动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外地人,每座公

  • 我们一起回三合

    蔡 怀 森

    川中的朋友发来微信,看到了一首“我们一起回三合”的歌:

    绵阳有个小山镇叫三合,

    现在叫塔山。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累了,我们一起回三合。

    不为人生理想,

    只为那并不拥挤的交通,

    和没有污染的溪流。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累了,我们就一起回三合吧

  • 上海虹口区,提篮桥附近的上海澄衷中学,校园高端大气,教学楼、操场一应现代化环境氛围。这是上海市的重点中学。也是一所大清光绪年间中国人最早开办的学堂。是由上海开埠第一代国人富商叶澄衷先生捐资兴办的。

    叶澄衷是上海开埠最初踏进上海谋生创业的乡间草根青年。

    叶澄衷1840年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一贫

  • 陕北的一段民歌曲调

    蔡 怀 森

    陕北的民歌,当然包括隔一条黄河的晋西北地区民歌曲调,灿若群星,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

    这里要说的陕北民歌曲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评点和介绍,而是和刘志丹及后世人们有关联的一段奏乐曲调。

    刘志丹是人们都熟悉的早期的陕北红军将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刘志丹领导

  • 上海滩的故事 (三)

    蔡 怀 森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其实《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大清皇帝(道光皇帝)恩准英国商人、带同所属家眷客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就是说允许洋人来华做生意了,有关地方官民不要刁难阻

  • 卖 菜 者

    蔡 怀 森

    客居上海,为孩子们料理家务。其中有一重要事项是每天去菜场买菜。这几年周边菜场经几次改造,大大改善了环境面貌和服务功能。不铺地毯象商场,铺上地毯象是展销会。当然摊主还是那些摊主。

    进菜场向右不远,是一个熟悉的摊位,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就成了他的老主顾,只记得前几

  • 春 在 吕 梁

    蔡 怀 森

    暮春时节,来到位于吕梁山深处,晋陕黄河边上的山西省临县碛口古镇。

    吕梁山脉在临县境内,有一条叫湫水河的河川,至碛口汇入黄河。由河口过桥至湫水河南,沿黄河边新修的公路向南,左边是矗立的黄土高坡,右边就是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黄河,河的那边是陕北黄土高

  • 清政府的幼童留美小记

    蔡 怀 森

    一张老照片:清末的轮船招商总局门前,整齐排列着三十名服饰一致的幼童,罩衫长袍,锦缎小帽。史料载为清政府官派首批留学美国的幼童,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看那个时期遗存下来的老照片,从慈禧老佛爷、王公大臣、府邸内眷到井市小民、农人、匠工、妓女、烟民、流民,竟一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