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不会写字,书法一天也没练过,看见字写得好的人就很羡慕。同学中有一杨姓人字写得很好,后来去他家玩,才发现家里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有王世贞的帖子。从此才明白好的书法必要见大师的真迹,日日看来方能进步。

    也有不尽然的。以后长大结识了一贾姓文学朋友,看见他的字写得更是漂亮。问他是临摹了谁的字帖,他

  • 同学敏在蓝田帮别人管理一个工厂,情人节这天他邀我和女儿还有同学大狗建强锁去玩。蓝田那里有连绵的塬,最有名的就是白鹿原。我对白鹿原一点也不陌生,过去有很多次都在夏季跑到那里避暑。在西安最酷暑的那几天,白鹿原上却早晚都是天凉送爽,在夏夜更是风清明月。

    白鹿原在汉唐就已是皇家的避暑胜地,史书上记载有很

  • 我住的那条街道,算是著名的一条街。当年杨虎城将军居住在此,新旧社会有许多的达官贵人都蜗居于此地。但是在我孩童时期,这些都全然不知。我只是好奇那街道上,有很多的漆黑的大门,经年不开,好似有何等的神秘。

    有一个不大的门脸,就住着一个漂亮姐姐。她那时每天都从大门出来,两肩背着一个桶式的包包,这在当时很

  • 李妈当年在豪门做过女佣,一生养成了很多讲究,就连如何坐立都十分的重视。

    她在后来给人家带孩子,每天为教那三岁小孩的礼仪,很费了许多的周折。她在院子里坐,看见讨饭的进来,扭头就回屋,隔着帘子吆喝着:“寄生虫!快走!”末了还远远送去一句:“没有家教的东西!”态度极为厌恶。

    早年李妈在长安农村生活

  • 最近和朋友又去了一次商州。

    商州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在这以前的三十年中,前前后后去过无数次了。但是,也许是太熟悉,也许只是路过客,根本不明白那个地方,

    所以我从来没有专题的文字描述过它。

    记得,上世纪某一年冬季里,我为参加一个文友女儿满月头次去商州。那时的商州还很封闭,处处

  • 写毕忠实的事躺在床上,头脑忽然像过电影一般又想起许多过去文坛的人和事。说到“陕军”干将还有一位也是从艰苦的生活过来的,他就是京夫。

    记得那还是在遥远的三十年前。当时的陕西作协还是刚刚恢复活动,《延河》杂志也复刊不久,急需培养一批文学骨干。后来就在胡采,杜鹏程,王汶石一批老作家的倡导下举办了第一期

  • 在网上读到旧文友白描谈路遥的文章,很有一些感慨。路遥的名字如今还常常挂在人们的嘴上,可他本人却已逝去好多年了。白骨都已化为泥土,或泥土也随风飘散,但英名还被世人记起。这不知算是幸运还是悲哀?

    提起路遥这个人,让我会想起对他在世时的一些印象。

    初识路遥时,就觉得他给人的印象很是凝重,无论从他的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