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春节以来,连续发生的数起重大安全事故,引起全社会的震惊和关注。

    每起安全事故都是一出悲剧,但更大的社会悲剧莫过于同类事故反复发生。任何悲剧个案,如果藏纳背后的普遍性病灶没有被发掘出来,其教训就不可能被后人真正吸取。

    彻查,零容忍,指向的都是安全执法的监管力度。在确保生产安全的环环相

  • 在居民区违规排污“从重处罚”,只要有相应行为就可以定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司法解释,降低了环境污染犯罪入罪标准;同时公布的4起典型案例,也有重判之势。这无疑是向社会郑重宣示:治理环境污染,法律在“给力”。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给生产生活行为划出一条明确的边界,防止选择对个人

  • 今年前两个月,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已经超过去年有所减少,但数量也不少。这一方面说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也说明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然而,从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到养鸡企业使用的抗生素,一些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要么是因消费者健康受损被曝光,要么是媒体采访调查被揭露,主动、及时的发现仍然较少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界定、细化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8种情形。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司法部门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介入环境污染事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对严重环境污染事件不再是行政罚款了事

  • 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近来很受媒体重视,他们上承大政方针,下接普通百姓,是社会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与人们的普遍感受与期待一样,公务员系统也存在不公现象,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样是公务员们的强烈心声。在薪酬领域,公平问题尤其突出。

    比如,职务差别过大。特别在基层,公务员薪酬待遇太过依赖于单一的职务

  • 从6月15日网友爆料“武汉城管路边摆摊”,到相关部门称这是“换位体验”,再到当事人近日面对央视记者采访袒露心声,一起“双面城管”,引来众声喧哗,至今余音不绝。无论是作秀之嘲、造假之疑,还是换位之辩、误解之惑,都指向同样的老问题:城市管理的博弈,如何达致两全的平衡?

    鲜花执法、举牌劝诫、拍微电影甚

  • “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一针见血,切准了及时行乐这个“思想病灶”,击中了特权思想这个“神经中枢”。摈弃享乐主义,必须切除干净变质坏死的“思想病灶”,彻底遏制发送错误信号的“神经中枢”,以惩戒之剂安神醒脑,用信仰之方补气养元,重振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的六条规定:一、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按制度规定选人用人。二、严格把好人选廉政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三、严厉查处违规用人行为,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建立倒查机制,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

  • 今年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部门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开内容包括:项目编码、审批部门、项目名称、设定依据、审批对象,以及收集社会各界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意见的具体方式等。如果说,积极地简政放权,是大势所趋,那么,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各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清单之举,就显得格外“主动

  • 近些年来,高官腐败之风日盛,例如:近日的铁道部高官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已遭免职调查。为何只有初中文化的的刘志军能在铁道部做到一定职位,并纵容亲戚有恃无恐的进行倒票活动,而且柯断铁道基建专家,不遗余力地疯狂敛财,到最后坠落成为巨贪。就是因为刘志军巨大的关系网和其滥用职权、审批权,将铁路投资项目批给亲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