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县城打车到乡下老房子不到十公里,当我还在两边搜寻早年的记忆时,司机说到了。村庄无法与儿时的记忆对应,没有了树木,没有鸡随地便溺,看不到猪在闲步,找不见牛躺在林子里悠闲地嚼着草……我还在思忖是不是真的到了,有个老人认出了我,这里就是我长大的村庄。

    与我小时候相比村庄进化了许多,水泥路可以将汽车直

  • 十里桂花香

    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十月,金秋十月江南也开始秋凉,此时正是桂花开放的季节。

    桂花是很讨人喜欢的,尤其是桂花的香气,“十里桂花香”有些夸张,但桂花香气浓烈友好,让人心旷神怡,香气确实很远都能闻到。省城南昌的大学或者单位的大院子里到处是桂花,一些中小

  • 品牌成长需要诺信的土壤

    网络技术的发达,催生各种各样的网络销售公司如雨后的蘑菇一样遍布;各种各样的销售模式也不断翻新,什么BtoB、CtoC、OtoO,to来to去的令人摸不着头脑。网络销售只不过是一种销售途径而已,不管怎么个to法。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通过什么途径来购买是次要的问题,当企业醉心

  •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凉拌萝卜皮”

    “来份凉拌萝卜皮”,高档酒楼的服务生一点都不诧异,埋头按着点单器。这种在穷困年代都要丢掉的东西,却堂而皇之走进了酒楼饭店。

    萝卜是极常见的,父亲早年读农校,在庐山上种萝卜,据说两只萝卜就是一担,这么大的萝卜我没有见过。农产品的进化趋势是越来越小巧,北京有种小萝

  •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红薯梗项链”

    种菜的女博士在微信上发了相片,是孩子们在她的菜园子里做红薯梗项链的场景,好亲切啊,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红薯结在土里,藤长在地上,藤上的叶子有很长的梗,高高地将叶子举起来,厚厚的叶子将地面遮得严严实实。红薯梗长得繁盛,村里人喜欢拿来做菜

  •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个科技型企业都想着进行产品创新。在快鱼吃慢鱼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快速、低成本取得有效的创新成果?这是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创新本身是门科学,除了要掌握系统的理论,还需要养成创新的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讲求自力更生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前几年我们的政策倡导自主知识产权。按照这种思维模型

  • 知识产权运营靠智慧取胜

    《伊索寓言》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很小的时候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被改编成很多版本。兔子和乌龟再次比赛跑,乌龟要求把比赛场地选在山坡上,比赛开始,乌龟一缩身顺势就滚到山脚下,而兔子前腿短而后腿长不适合往山下跑,结果摔成了重伤,这场比赛兔子还是输家。兔子和乌龟再比,这次比赛要穿

  • 商标许可要保持各方利益的平衡

    ——以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争议为例

    “王老吉”商标争议案仲裁的裁决结束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的合作,加多宝公司不服仲裁又提起诉讼,其目的是通过诉讼为自己的产品去“王老吉化”争取时间而已,此案大体尘埃落定,其后双方的争议基本不值得关注了。喧嚣过后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

  • 看刘三姐谈恶俗文化

    电影《刘三姐》小时候是很爱听的,那时只能在收音机里听,听到刘三姐唱歌,大家都会把声音调很大,听《刘三姐》是几代人集体的回忆。最近一段时间来央视反复播放《刘三姐》,我看了不下十次,刘三姐的歌喉实在是优美,从她“野性”的歌声中渐渐体味到了一种不寻常的味道。

    一部具有典型时代烙

  •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鸡头米”

    在苏北的小机场等候飞机,照例又是晚点,于是有时间很仔细地查看候机楼商场里的产品,意外发现有“鸡头米”出售,毫不犹豫买了一盒。

    小时候,老家极多鸡头米,它的茎梗可以做菜,果子可以吃,这是上帝给穷人的礼物。上初中时和我住一个床铺的兄弟好久不见了,听说状况很不好。这兄弟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