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勤彬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是徐静蕾拍的一部即将上映的爱情片,我没有看过,但我看到徐接受采访时说,“之前拍了两个都是职场电影,现在想拍爱情片,因为我现在生活挺美好的,爱情也挺美好的。”我想该片应该是一个偏纯美和回忆调的爱情故事,在布拉格这样复古而唯美的地方取景,看起来也是再合适不过。
2014-12-03 09:25文/吴勤彬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3年冬,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出现这样一句诗情画意,耳目一新的话。然而,在现代化浪潮中,我们就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能否“记得住乡愁”?--------题记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个魂牵梦绕的故乡,都有着那
2014-11-11 11:37吴勤彬
望江莲花洲----我曾经怀着莫名的惆怅和执著离开的信念在这里度过了我贫寒的少年时代。而在日后的岁月里,我竟然还一再地想起,那秋天的棉花地,那屋后泛着清清涟漪、长满菱藕的长套,而我本能地将那些年艰辛的劳作和家庭的不幸忘得一干二净。我经常在安庆的星空下,思念家乡,有时候甚至眼含着热泪。但今年
2014-10-17 18:22-------致ZXX
吴勤彬
世界因我们的相遇,纯净美丽
心灵因我们的相知,风光旖旎
夜深了,思念醒着
你的影像总是落在我的梦里
阳光掉进枯井里,才知道黑暗的温柔
孤苦寂寞时,才意识到思念你的幸福
深深想你时,方明白你是我心中的最美的牵挂
-----------
2014-08-26 16:07吴勤彬
母亲是生命之源,在悲伤时,她是慰籍;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依托的胸膛,失去祝福的双手,失去保护的眼睛……母爱是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到处扎根,扎根在哪里,哪里就有春风柔软,春花灿烂。------------题记
2014-07-31 17:21文/吴勤彬
光阴和时间记忆的脸一起沉淀下来,把一个世界遗忘,和我们一起遗忘的,还有这个城市。
----------题记
我觉得我的生命是一首贫血的诗
流淌在我悲伤的身体里
我的悲伤是一根被遗弃在路边的骨头
一只流浪的狗把它含在嘴里
咬住的嘴覆盖我记忆中河流的伤口
两具
2014-07-01 14:57文/吴勤彬
我喜欢呆在黑暗中,但却憎恶黑暗
因为每天我都只能躲在地球的阴影里边
忍受孤独边咬牙切齿地诅咒这个世界的黑暗
----------
夕阳终于完全地没入西山
当天边的晚霞带走最后一丝血红
诡秘的无尽黑暗便缓慢而坚定地吞噬了长江中下游平原那波澜壮阔的大地
世界里
2014-06-12 11:45阅读历史的姿态(二)
----历史的真相和名人的另一面
我们的一些历史常识,多半来源于历史教科书,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灿若星辰,人们出于迷信,常会觉得名人各方面都很理想,多半可以为人楷模。许多励志类书籍、诸多名人传记往往通过美化,推波助澜。细究历史,其实未必。有许多名气很大的人,在生活上令人
2014-05-22 12:23阅读历史的姿态(一)
------长向历史借火薪
吴勤彬
人们通过阅读走进历史,这种“走进”有着不同的姿态:一种姿态是将历史看作一个对象化的存在,一堆学问的资料,于是就有了学者的客观和冷静;另一种姿态是把历史或看作鲜活的生命,看作自我生存的一部分,与现实自己血肉相融。我要说的是后面一种姿
2014-05-17 16:13(夕阳下的南溪古寨)
吴勤彬
距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城25公里的花园乡南溪村,一个群山怀抱的深山峡谷里,有一个古寨生活着180多户、780多人,他们是匈奴后裔,被称为大山里“最后一个匈奴部落”。据记载,村民们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是休屠王的后裔。唐朝末年为躲避黄巢之乱从徽州黄灯(今屯溪)迁居于此,
2014-05-05 16:48-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