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上网,看到一群网友正在为元朝是不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争得面红耳赤。
对于历史,我是不怎么懂的,不过围观一下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小看巜岳飞传》的连环画,听刘南方讲的《杨家将》,虽然对朝代更迭的概念是陌生的,却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时候周边小国亡我之心是不死的。
远的如突厥,近的如小
2015-04-07 09:00历史上简阳的古镇很多,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曾经熠熠生辉的古镇不是被水淹就是遭到人为的破坏,基本上就是有名无实,名存实亡了。
翻看两千多年的历史,所有荣华都支离破碎在风雨飘摇之中,拾不起,撵不烂。
当年的洛带乡已经成了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估计已经没有几个洛带人知道,在很多年前的岁月里,自己曾经
2015-03-30 15:39“男儿立志出夔关,
不灭倭奴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处处有青山!"
硝烟尚未散尽,历史仍未走远,一部川军出川的电视剧,不仅还原了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那段抗日历史,更是在枪林弹雨,嬉笑怒骂间勾起了人们对战争苦痛的回忆。
“四川四川到处是山,打起仗来一路平安”,从小就听老人们津
2015-03-23 08:17春风乍起
画扇轻摇徐徐题
欲笺心事
误了轩窗听雨落花满地
究竟人生几轮回
不过序上几点墨迹
与你一起看风月
2015-03-19 08:24按:岁月静好,只是少了一份淡然,光阴渐去,又有多少青春不堪百度。一直窃喜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句子”巫昌友说青春不堪百度“,不管你爱着还是恨着,他都成为了我的一个标记。谢谢对原创散文的支持,谢谢对巫昌友的关注。
在无法终结的回忆里,往事注定了一生的纠葛,有的感动,有的苦涩,有的还有一些无助,一任情
2015-03-11 09:02从小生长在农村,干农活也就成了板上定钉钉的事,下田,拾牛粪,扯草,有时还会跟着父母上山砍过柴。
上山砍柴是一件苦差事,不仅要像猴子一样攀爬的灵敏,还要有老牛一般的耐力,弄不好一捆柴挑到家,就会累趴在地上,几天都还不了原。
还不了原,自然也就干不了活。
在农村,误了农时是要受老天爷责罚的,
2015-03-09 08:51每到春节,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丹景山二叔家团年。
坐葛藤椅,品刺梨茶,一边嗑着丹景山的南瓜米,一边享受着初春的暖阳。
丹景山美色尽收眼里,要是运气好还可以看到远处的成都平原。
丹景山是有故事的地方,大人们钻拢肯定要讲一些跟三国有关的逸事,小孩子
2015-03-06 14:452015的春天到来了,我仍然感到了2014的冷。
寒意悬窗,田舍一片油菜花的金黄。
我期待着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盛景,慵懒了一个冬天,谁还会顾忌着春寒料峭的冷呢。
期待终究是期待,离成都越近,心却愈加不安。
离草池越远,就多了一分故土的
2015-03-04 12:35很多年以后,三岔水库已经成了天府明珠三岔湖,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当年轰轰烈烈的引水工程已经烟消云散,就连主坝那块彰显当年精神的碑文"敢叫日月换星夭",也被换成了当地某名人的一篇游记。
在幼时的记忆里,父母像当地的其他农民一样,也曾是一名三岔水库的修建者。
每年农闲的时候,父母都会沿着落魂桥,
2015-03-02 11:29很多年以后,三岔水库已经成了天府明珠三岔湖,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当年轰轰烈烈的引水工程已经烟消云散,就连主坝那块彰显当年精神的碑文"敢叫日月换星夭",也被换成了当地某名人的一篇游记。
在幼时的记忆里,父母像当地的其他农民一样,也曾是一名三岔水库的修建者。
每年农闲的时候,父母都会沿着落魂桥,
2015-03-02 11:13-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