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那些“歌”儿

     

         我的童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对的老70后人。跨越了两个时代:前一段时期遭遇“文化大革命”,后一段时期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头。儿时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娱乐,不过最有趣的还是大家伙儿一块儿唱儿歌。

        儿歌也可以叫做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歌谣。之

  • 老家的四次盖房

     

                                         

        前几天,接到老家父亲的电话,说是准备盖房。我很是吃了一惊,父母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早该安享晚年了,为什么还要硬撑着盖房呢?我感触颇多,不由得想起了老家我印象中的几次盖房。

       

  • 回望麦收的日子

    晨之风

       迈过五一节的坎儿,气温骤然上升,人们似乎一下子就蹩进了炎炎的夏。生长了六七个月的麦子拔了节,又抽了穗,肥肥的麦穗开始饱胀,一如分娩前的孕妇,充实丰盈。此时走在麦田里,柔柔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香甜的味道,我知道这是农人盼望已久的麦香,实实在在醉人心脾的麦香。南来的野

  • 泡在月光里的童年

    童年是一个月光泡就的乐园。

    物质匮乏的天空在阳光烈烈里,精神丰富的天空在月光柔柔里,阳光里的天空带给人太多的苦楚,而月光里的天空却深深烙在美好的记忆里。像一截甘蔗,像一杯浓茶,岁月越流淌得久远,越能品砸出它的甜醇味儿来。

    小村全年的夜晚似乎来得都早,太阳一落山大幕就拉上

  • 我的诗意老家

                                 

         在外漂流多年,只要一脚踏入老家,古老乡村里的尘土还会跳出欢快的舞蹈迎接我,我就会潜意识舒展开双臂深情拥抱老家可爱的乡土。

         泥地里摸打滚爬的我就这样惬意地走在老家如歌的乡野行板上,一脚踏进梦里老家

  • 流淌在颍河里的童年

    晨之风

    姥姥家在颍河的边上,坐落在一个叫做陈滩的地方。我的家距离陈滩有六七里地,由于爷奶去世早,打记事时起,我就长期在姥姥家生活。一直到七八岁上学了,我才回到自己的家。姥姥家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在颍河河道里的时光就成了我童年的记忆。

    陈滩在历史上是个码头,明清时期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