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霜

    喜欢一种花,往往从名字开始。比如玉兰,望名而生义:温润如玉,呵气如兰。让人不由得想,倒底是什么样子的花,才配得上如此雅名?

    自小生于乡村山野,在各种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间厮混长大。也曾春拾桃花,油菜花间捉蝴蝶;夏采莲蓬,折下莲叶当帽子;或者,秋天里把野菊花别在发间,风一样地跑……却那玉

  • 大凡恋爱中的女子,都喜欢问一个问题,你爱我吗?

    如果对方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接下去还有:你真的爱我吗?有多爱我?为什么爱我?可以爱我多久?……唉,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呀。就像一个爱吃糖的孩子,不停地讨要,根本不知道腻。可是,男人会觉得腻,他说,你成天问这些,傻不傻?

    如今回想,还真是傻。

  • 我是南方人。一直觉得东北,是个很寒冷,又很遥远的名词。那时,它除了与我隔着千山万水,与我的内心,亦隔了千山万水。 我甚至于认为,东北就是林海雪原中,那一大片苍茫,寒凉而延绵的雪白。

    直到,认识了郑旭东老师。

    记得亦是这样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我坐在电脑前,觉得应该找一些美好的文字,陪我一起,度

  • 木芙蓉,是听起来很亲切,念起来又极富美感的一个名字。

    也的确是美。你看,江南的十月,木芙蓉已经开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在秋日的阳光下,开得那样端庄,那样美丽,又那样热情。一棵树,就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小园子。那些个俏面佳人,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胜雪,各显妩媚,生生把个薄凉萧瑟的秋天,装扮成了花团锦

  • 金秋十月,江南的小城,桂子花开。

    风动桂花香。如一只恋人的手,轻轻一揉,满城皆暗香浮动了。可真香,可真好,也真热情!走在街上,她会趁人不备,冷不丁地从路边跑出来,扑入你怀中。是那样浓,那样软,那样缠的花香啊。你能拒绝吗?不能!你能逃脱吗?亦不能!你只能陶醉,沉迷。

    是的,我愿意陶醉。像一场恋

  • 城市的夜,是属于灯光的。每至夜幕垂临,五彩斑斓的灯光炫然登场。初看觉得洋气,时间久了,未免嫌它过于热闹和喧嚣。

    于是,常想起乡村的夜。想起笼在小村子上空,那片宁静而澄澈的月光。幼年时家住乡下,家的概念,是两间土坯做的瓦房。一家五口住着,竟不觉得的拥挤。大约是因为,冬日里挤挤,更觉温暖。至夏夜,则

  • 这世间的花儿许多,能担得上“优雅”二字的,实在少。比如我们可以说桃花妖娆,梨花纯洁,梅花冷艳,牡丹高贵,菊花孤傲……但形容兰花,想来想去,只能是优雅。

    优雅,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从容淡定,是举手投足之间所散发出来胸襟和气度,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的气质,是一种“范”。这种范,兰花有!

    我本是从不

  • 市图书馆位于小城之南。每次去借书,骑着电动车,沿着开阔的吉州大道御风往南,再往南,便到了。或者在小区门口,搭八路公交车,先绕到人流攒动的广场,再穿过那些紫薇花盛开的街道,至终点站便是。

    下了车,一座方形的白色建筑静矗于眼前,如一本朴实厚重的书本,扉页端然书着“吉安市图书馆”。这几个字,于我,有着

  • 我的前生,定然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

    因此,我才从小就那么喜欢读书。小时候能看到的书极少,自然是饥不择食,见书就读。记得小学时看连环画,被班主任看到,说:“要升学考了,少看点闲书!”(那时国家穷,没钱义务,念个初中也要考。)当时对老师的关怀,并不领情,心里嘀咕:哪有闲书呢?难得一本。

    念中学,

  • 清晨,伏案读书。有蝉声,从小区的树木间传来。

    仔细听去,隔了夜的蝉声,似乎沾染了清晨的露水,一声一句里,有了水般的凉意。想像那蝉,不知坐在哪棵树端弹唱?是那浓稠如墨的香樟树吗,还是那挺拔俊秀的银杏树,抑或是那笔直秀气的白玉兰?此时,树叶子尖上的露水将干未干,微风过处,珍珠散落,凉气袭人……蝉的心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