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田挽歌

    题记:春节回老家,到儿时熟悉的田里转了一圈,当年的梯田不再幸存,全被草木重新夺回,不禁感慨系之。

    父辈说过:

    祖先,并不遥远的祖先,

    逃离故园,流落山野,

    插草为标,圈定山林,

    用12斤的钉耙向土地开战。

    从此:

    山林被梯田隔断,不再连绵,

    有了小桥流水

  • 三十六石丘

    题记:权作村落和农耕文化的挽歌

    农耕时代,“石”是面积单位,又作“担”,读音也同“担”。

    三十六石丘地处长义村的中心,是长义村面积最大、开发最早的一丘水田。

    长义村为山间小盆地,周围森林茂密,水源丰沛,气候宜人,宋元时就有人定居于此。又因地处湘赣边境,土地肥沃,清朝末年已

  • 4.16 周三 阴

    又及,孩子高考在即,而且高考以后就慢慢走向独立生活,一日三餐都在眼前的时间只剩几个月了。

    时至今日,既有成就感,孤独和伤感也日渐袭来,因而更在意把父爱化在情感交流和日常生活起居上。为了珍惜与女儿相处的每一分钟,九年来中餐单独与女儿在一起时,一直与她同在餐桌前边吃边聊,安享

  • 天刚亮,正值睡眼朦胧,电话铃突然响了——长时间地响,不象骚扰电话,拿起一看,是二哥打来的,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难道家里出事了?一接听,果然不妙,罹患尿毒症多年的远房侄子诗勤,昨晚终告不治,撒手人寰。

    诗勤的父亲是我远房的哥哥,也是上下届的校友,自小一块长大,十余年前在煤矿重伤,久治无效,正值壮年

  • 明月不再

    告别竹片火把夜行,煤油灯、蜡烛伴读的岁月有些时日了。

    一晚断电无数次,还得准备蜡烛捱过照明荒的日子也早已远去。

    很想重新生活在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鸡鸣犬吠,鸟语花香,······的乡村里。几经拼搏,历尽艰辛,把长久漂泊不定的人生之根,扎进了似乎是梦寐以求的城镇以后,这点小小的愿

  • 回乡,脚步总是那么沉重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当初以跳出农门为骄傲,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也未必如此。

    与很多从农村出来的人一样,我有一个永远也化解不了的故乡情结。经常有回故乡去看看、走走的冲动,但真要迈出回乡的脚步就总是很难。现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回乡的冲动越来越频繁,而回乡的次数就越来越少

  • 何处是故乡

    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没有故乡的概念。

    稍大,到离家十几里外的地方上初中,第一次睡几十人的大寝室,夜半,不时有泥沙撒落声和怪叫声传来——后来才明白有同学恶作剧,我与不少同学一样,吓得不敢作声,只好钻进被窝饮泣,想爹娘。于是,故乡在我的脑子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故乡就是小时候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