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哀牢、绿郁葱笼,南恩瀑布挂千川。
土司旧府、雾山云海,石门峡水清且浅。
这就是云南戛(gǎ)洒花腰傣族的图腾——哀牢山!
初夏的哀牢山,雨水洗去了春的新绿,带来了蓬勃的倾诉和情绪。清早,沿着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没有颠簸,路边的树,绿的浓墨,绿的欲滴,偶尔会有拇指粗细的小溪汩汩而出,仿
2014-05-19 23:56记得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中讲,一个养蜂人,听口音是石家庄人,燕赵之士,却娶了一个四川媳妇,而且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男人五十多了,女人才三十出头。问为什么要嫁给她,女人嫣然一笑说,北方的大米好吃,就嫁给他了。
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难道相守就这么简单?你看世间那么多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2014-05-15 19:17静谧的夜里弹起一把单弦琴
暗哑的音调和着琴瑟的乐章点动闪闪星空
清风拂起我心中的涟漪
荡起的碧波,只为那,紫罗兰般的姑娘
///
画眉的歌唱唤醒晨曦的阳光
甘冽的河水拨动着水边的艾草
清浅的小河轻轻喘了口气
我愿采下一束带着露珠的百合花
放在你窗前,只为你,紫罗兰
2014-05-05 21:22当年,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曾问身边的大臣,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失天下是因为什么。高起、王陵说了一通贬低项羽、抬高刘邦的话,最后还是刘邦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抚恤百姓,筹粮后勤供应,他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将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
2014-05-04 20:46----观电影《太平洋战役》有感
多少次,一个个坚强的身影步入了战场这个残酷的角斗士舞台,只留给我们一个落寞的背影;多少次,我们与他们共同祈祷,祈祷胜利的光辉照耀在自己的旗帜上。无数的英雄振臂高呼,感谢命运的眷顾,也有无数的英雄,在你我的泪光中谢幕,没有丝毫挽留,留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座坟茔,一句
2014-04-29 22: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唐边塞诗人王昌龄著名的《出塞》,曾被后人广为传颂。汉唐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但同时长期被边塞不断的骚乱困扰。因此,唐诗里总有很多来自汉朝尤其是西汉的典故。其中,王昌龄这句出塞里的龙城飞将,指的就是西汉时三朝老臣——李广。
据《史
2014-04-27 22:49最遥远的回忆总是最清晰的记忆。当失眠的夏夜来临,记忆的碎片如同斑斓的梦境,游弋在现实的边缘,漂浮在星光下,随着极光的幸福摩天轮转动起悸动的音符。月下的城市,跳跃着一个个祈黄的灵魂,我触摸不到边际,只能看着它在朦胧中渐行渐远。
豁然想起童年里上学走过的那条小路和属于那条小路的四季。
春风化开了
2014-04-25 23:50甘肃人都喜欢睡火炕,尤其是甘肃的农村,总觉得走到哪里都不如睡在自家火炕上心里踏实,身上自在舒坦,这就跟甘肃人一样的,踏实自在。要不怎么话说的,三十亩土地一对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甘肃人不图大富大贵,就图有铺滚烫的火炕,有头牛,有地种,有婆还有娃。
甘肃的炕有两种,满间炕和拐角炕。所谓的满间炕,是以
2014-04-17 21:43春还浅呢。
沉睡了一冬的白杨,稍稍泛上了些青绿,枝头的尖芽应该是听到了风的呼唤,带着点鹅嫰探头探脑地顾目四周,想看看闹春意的新燕是否已经归来。地里的雪在融化,湿气腾腾,洇湿着黑色的土地,叩碎了离地一尺的冻土,唤醒了冬麦苗。
一切仿佛都是那么小心翼翼!
黄牛被牵出圈门,该给它们刷刷身上牛毛
2014-04-01 15:47每年六七月份,甘肃河西走廊的小麦熟了,大批的麦客也就出动了。麦客不是客,他们本质上还是农民,只是用麦熟的节气差挣个辛苦钱而已,人们略带戏谑的把这些从别处来,在麦子熟了去麦田里割小麦挣钱的人,称之为去麦地里做客,简称麦客。
麦客大多都是结伴而行,两三人、三五人一伙,有的是父子,有的是邻居,有的是夫
2014-03-19 10:30-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