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时接触到茶叶,可惜的是我的父母都不喜欢喝茶,也没听说家中的亲戚们对茶有值得宣扬的厚爱。于是看着家中存放的茶叶发霉变质,这样是不好的。我很小就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取出茶杯,放入茶叶,慢慢冲泡,不过,我总习惯加入冰糖。那种苦涩是我承受不来的,,,,

    几次下来,我喝茶的事迹就被父母发觉了,家中的亲戚

  • 入梦后多雨,醒来时内心像饮入大量的湖水,起身坐立多时,脑海中还是浮现自己在湖中慢慢下坠。

    不愿远行,但被生活戏弄。大学毕业后,我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打工旅程,一站接着一站,样貌与情感在这个静好的时光中快速剥落。就如这趟从西安辗到杭州的旅程,一年不到,我已经走过好多城市。列车刚一停靠,我突然想念曾朝夕

  • 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位得道高僧,在打坐参禅时看到一只鹰捕捉到一只兔子。兔子因为害怕苦苦向高僧哀求,,,,高僧对鹰说,“你把它放了吧,你要吃肉就从我身上割去好了。”说完拿出一个天平,把兔子放在一端,但是无论怎么割天平就是不肯平衡。直到高僧放上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天平平衡了。这就是杭州净慈寺匾额“平等相具

  • 那一日,晚睡。突感心情宁静,紧闭双目之后,又觉呼吸顺畅。深吸一口气之后,呼出的气息悠远绵长。不久灵魂起身,开始夜行。

    这不是我第一次出行,但每次我都不敢走远,不敢靠近亮处的人群。走得远了,意识就变得薄弱。见得人多了,我就越发感到恐惧。今夜,月色把街道照的明亮,我竟没有暗处可以栖身。路上行人很多,

  • 我 从前读书,行路,做人,总感觉不妥。

    冥冥之中,总有太多情感与现实背道而驰,世人爱说梦话,却没人敢把 “梦 ”字拆开。

    林夕,香港文坛,不对,应该是华语文坛上的“伟文”。他把梦字拆开,脱去梦幻,去描述现实。

    一曲佳词,勾勒无限遐想,置身于寒冷的雨夜,满目的颜色只是乌云的突显,这种痛楚又

  • 人物角色,生活主题…

    一直以来,我痴迷于塑造一个角色,一个单纯的,甚至可以一语概括的角色,没有语言,没有装束,没有一切…但是,我要让她出现在我每一个故事情节里…

    当没有旁白时,她就是旁白,没有主角时,她就是主角,没有眼泪时,她就是眼泪…

    这个角色就是爱,爱,你要怎么描述?怎么装束?为了塑

  • 其实我怕你总夸奖高估我坚忍,其实更怕你只懂得欣赏我品行,,,,泛黄的纸张爱从折痕开始破损,健硕的木竹干裂于细小的缺口。离开土壤,等时光慢慢耗尽。坚忍,品行,只不过是一些好听的噱头罢了。如若不能在一起,宁愿安静的躲在一隅。谁会赞颂什么造物者的开化。

    执烛长宵,面容枯槁,等不回你和他的太平盛世。只因

  • 入冬后多雨,也多看到在雨中撑伞的路人,,,此刻倚着雨景, 来到高处看人群游动,仿佛脱离出迷乱尘世。那一朵朵花真实地绽放在眼前,随时光聚拢又离散。花儿们流动在这余热渐退的城市中,去追赶日光,去洗涤铅华。一切都突显得那么平凡,那么明亮。

    我来时也同他们一样,可我没能开出花瓣。那湿湿的触感与微凉紧贴住

  • 我的世界就像刚放入茶杯中的茶叶,经过开水冲泡后,慢慢吐露浅色。你会笑着说,好久之前就已习惯喝花茶了。

    过去的事,实在不该再提,如同花茶中的花瓣腐烂变质,热茶冷淡隔夜。昨日透过杯子看我们的理想,那漂浮其中的茶水竟游离在两种不同世界的介质里,任由沉默发酵,故事升级,直到杯子再也无法承载。于是我们,才

  • 难得的一次杭州之行,最难忘的莫过于看到穿梭在繁华中的人群和车流…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散落在匆忙与愿望中的寺院…­

    总感觉佛祖在等每个人,在等着每个肯与他亲近的人。缘起缘灭与风一起,终究是虚空的。但有执念的平凡人始终是幸福的,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渺小,努力会总会撑起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天空。­

    世间的真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