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故事
马荣宪
地方乡俗,你说它迷信也罢,封建也罢,千百年的传下来,在乡野民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传承着,打压或者抵制皆不能摧毁,可见它的魅力所在。
我所在的小镇,有一个村子,叫西集前。一天,他们村的干部,一个叫仝丽丽的妇女主任,虽然年轻,却是村上的老干部,和我很熟,带着他们新上任书记
2016-11-07 15:31作者:马荣宪
(一)
首先说,二蛋是我,三妮是俺对门家的丫头,那个野小子。
我和三妮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只要在一起玩,挨欺负的永远都是我,每次吵嘴拌架,不论对错, 最后受处罚的总是我。你说,我能不生三妮的气,不痛恨三妮这个黄毛丫头么?
但是,对于三妮,我是敢怒不敢言。
当然,得给你
2016-09-11 15:40石破天惊
(马荣宪)
我说过,石头都是有灵性的,你们还不信,这不,应验了吧!谁家出了事,每次王嫲嫲都这样说。
住在村西头的王英花,我们都喊她王嫲嫲,她是一个能主宰一切的人,如果谁家不听她的安排,又出了事,这句话随口就来。
家里有事,受了王嫲嫲破解的,就都替王嫲嫲传名,说,王嫲嫲真是个
2016-01-05 09:43霹雷石子
马荣宪
上小学三年级时,村上的那伙小孩,就都学会了造句,造出的句子,五花八门,可爱至极,把老师都给喜坏了。
说一个东西怪大,就得说大得像三间屋似得。
比如那年来了飞机给山上的松树打药,在南岭外的平原地上建了个临时飞机场,村上大人小孩的就都去看稀罕。
去看了的,就都回来说
2016-01-05 09:29向你借块嫁妆石可好
马荣宪
爹在南岭的谷子地,今年又打下了新谷子。收谷子的小贩老杨,这几天对爹是出奇的好态度。出的价格高,还不挑谷子的毛病。
爹觉得奇怪。就问小贩老杨:老杨,日头打西边出了?阎王娘娘怀孕——满肚子小鬼的你,还能有这好心肠?你的好意我可不敢当。
从来不会赚便宜的爹,摸不
2016-01-05 09:10石为媒
(作者:马荣宪)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对门不如一家人。
我和媳妇三妮就这样,既是邻居,又是对门,还是打小就定下的娃娃亲。
都知道我家的责任田是分在南岭上的,爹打从地分到手,就天天忙活在南岭上,挖石,运土,造田。一个人,力气毕竟有限,比如挖出一些大丑石,就得找人
2016-01-05 08:52石牌坊
(作者:马荣宪)
在老家南岭上,有一座由两块石头合拢而成的石牌坊。
确切地说,石牌坊根本就不是牌坊,而是竖起来的两块大石头,像是给人踹了一脚,头对头倒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有两米高的三角型的石门洞。
就是这个石门洞,庄上的老人们,却都喊它石牌坊。
听老人们说,这块别样的石
2016-01-02 14:59一块石头
(作者:马荣宪)
石头是有灵性的。
这好比一个人,和你静静的相对而坐,虽不说话,但都能感觉到相互之间的存在。
爹每次到南岭上去看谷子的长势,都要在那块静卧的丑石上,坐一会,或者吸袋烟,或者把脚上娘给做的千层底布鞋脱下来,就着腚下的丑石磕磕里边的沙土,亦或把锄印上粘着的黄泥巴
2016-01-02 14:58薄地出丑石
(作者:马荣宪)
我是爹的丑儿,爹供我上学,挤进了城里,做了个城里人。每当我看到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丑石头,被运进城里点缀在公园、小区、路旁时,我就会想,这都是我老家的丑石头。
我的老家在费县。
费县是一个盛产丑石的地方。
但出产丑石的地方,土地大都很瘠薄。
2016-01-02 14:56我的乡村
——《乡村表情》读后漫谈
马荣宪
作为小镇的一员,找一点空闲,静静的坐下来,读一读记录描述小镇发展变迁的文字,是一件温暖、幸福、自豪的事。
熟悉的人,经历的事,通过阅读吴文峰老师的报告文学《乡村表情》,再一次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样样清晰,件件自豪。
说来惭愧,早在几年
2015-09-14 10:16-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