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四岁,读高一。父亲三十八岁,是个农民;不对,他还有一份乡村农电工的差事:看上去每天都很忙碌,早出晚归,总是挣不到钱。
好多时候还是醉醺醺的。
升初中以后我就开始跟着他一起走街串巷、登高爬低,抄抄电表、扛扛竹梯,在胡同里被叔叔大爷们各种“调戏”,甚至还有老妈子之类的妇女。他们说话总是很
2016-03-18 17:03要是读书都总要问个为什么那就索性别读。
2011年春天的时候我在太原书城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论语》——《论语译注》,值得一提的是自此后两年都未曾读过这本书,更不用说在几个月内读完这本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经典了。
2013年业余的时间我觉得自己该读读书了,又想起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两年
2016-03-09 17:05读书总是很有必要。
书是人写的,为何人却不能如书一般静谧?是人还不如书吗?可为何又能做书?
书仅仅是书,表里如一;而人却既人、又鬼、还神,表里岂能如一?
意识是最狡猾的,而人又是意识的载体。
书虽为人做,而人也仅仅是做书而已,自有自然淘洗,久而久之,书便仅仅是书,表里如一。
人若
2016-03-01 09:16每年正月初二,都要去姥姥家。
一个二八式的大自行车,黑色的,有些旧;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儿子,一个姑娘。姑娘坐在车子的横梁上,小手带着棉花和父母破掉的裤子退下来的布做成的棉手套,紧紧的握着车把的中间部分,没有耳套,也许小脸蛋在冬日里冻的是通红的。女人坐在后座上,儿子站在后坐上抱着男人的肩膀,
2016-02-23 09:45时间一节一节的过去,
年轮一圈一圈的画着;
一个人一路走着,
两个人一道往前,
三个人……
一家人……
路再长,
家就在心里!
2016.2.16
于故乡村中
2016-02-23 09:41前些时候有朋友问我为何喜欢读书?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
又问我为何喜欢读《论语》《道德经》……
这些书又对你有什么帮助?
终未能复。
若非要说出个理由,那便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若还不够,那我想问:有哪些书可以让你一生执着?又有哪些书可以历经磨难千百年来长久不
2016-01-11 17:42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白芷香醇,泽兰韵长;
夭夭年华,素素雪子;
唐棣风流,扶苏倜傥;
香萱无忧,黄花已远。
2015.11.30
于太原
2015-12-30 15:53西方用"有"的概念——上帝,广施恩泽,促使小我脱离苦海至于极乐;东方以"无"的玄妙,来唤起人们内心的平和,进而达到中庸至真;无论西方、东方,灵魂的平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福祉!
有信仰果真是幸福的!
2015年12月10日
于太原
2015-12-10 11:51最美不过无华,最苦莫若太甜。
2015-11-16 12:02总有新颜把春争,却无寒冬将心朴。
2015-11-16 12:01-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