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梦见自已站在老屋门前,又瞧见了石阶下那一片盛开的野刺花。
它斜逸于石缝外,扬起脸,打着朵儿,沐浴着春风,在细雨中吐着芳香……
每年春来,当第一缕春风悄悄吹起,故乡的山坡上,河岸边,水沟旁,石阶下,到处长出洁白的野刺花,它们亭亭地舒展身子,随微风轻轻摇曳,构成了春天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2018-07-20 08:56走出影院,才发现眼角有些湿润。
已很久没见过如《芳华》一般触动心灵的电影了,正因如此,在烂片满天飞,低俗献谀之作盛行的今天,才越发显出其清新和高尚。
《芳华》像春风,为燥烦的人们送来一阵清新,它呈现的,虽是那一个特殊年代的青春,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仍荡漾在观众的面前,让人拧者一把汗,不由为他(
2018-06-06 09:49冬至过后,天气愈冷,离过年就不远了。
很小的时候,曾在父亲的督导下,熟记过一年中的二十四节,如今,已记不全了,但其中有几个节气,却因其寓意特鲜明,每每念及,脑中便顿现生动的画面,便如何也忘不了,像清明的雨,中秋的月,更别提除夕的夜了。
某种程度言,除夕便是过年的代名字,父亲常感言:年关年关!
2017-01-10 08:25故乡有条老街,离老家的院子很近,出门右拐,走过一条弯曲的田埂,再折向一条笔直的石板路,便可到达街口。
老街不长,从街口走到街尾也就一两里路,街道弯弯窄窄,一眼望不到头,窄的仅够一辆板车通行,路面由青一色的青石板铺成,光溜溜的透着亮色,也许年岁久远,路面现出一些凸凹,雨雪天里便有点踯躅难行,街道两
2016-12-04 10:56阳春三月,又到了鸢飞草长,百花竞放的时节。户外流连,陌上芳菲,满目的姹紫嫣红,看一树树火红的凤凰花,娇然于丽日清风中,竟突然想起了家乡的映山红。
知晓映山红的名字,得益于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中有一首巜映山红》插曲非常优美,红遍了大江南北,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结尾,小潘冬子喜迎红军的场
2016-04-14 17:10算算父亲离世的日子,足足到了两个年头。
两年来,常在独处时记起父亲,记起和他在一起时的生活片段,感觉他走的并不远,就像刚见面后离开,目光里依稀还有他蹒跚的背影,那熟悉的叮咛声仍在耳畔萦绕。
两年来,很想为父亲写点什么,可惜不知从何处下笔,近读丰子恺老先生的几篇散文,发觉文中有些场景似曾相识,
2016-01-10 06:08村子的槽门前原先有口池塘,因塘边有一堆石块砌成的小码头,村民们便习惯叫它“石头塘"。
石头塘不知成于何年,单从码头上那些光溜溜的石块看,应该是有些年月了。石头塘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窄西阔,面积如一个篮球场,最宽处在码头一侧,是小时侯手扬一石子的距离,满池水时,塘最深不过三五米,一蒿足能
2015-12-17 17:25几天前,弟从老家寄来包裹,打开一瞧,原来是一摞方方正正的红薯片,惊喜之余,不免平生一份感动,思绪也随之飘回遥远的过往……
在祁阳农村老家,每年初冬,农事已闲,家家户户便习惯制作红薯片。一遇晴日,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村子里便沸腾起来,大妈大婶们从各自家中提上一桶桶熟红薯,赶往晒谷坪,彼此热情地打着
2015-11-09 17:52乙未年阳月四日,与众友离东江,驱车百余里,抵莽山南麓,夜幕落,乃宿。
竖日,风雨交集,水雾迷离,遂弃舟车,着雨衣,登之。沿途所见,群山峻俏,峰高岭险;云漫峰首,雾缠岭腰;茂林修竹,怪石嶙峋;飞瀑流泉,古木参天;鸟悦鸣于幽林,虫欢唱于深涧。缘藤蔓,抚溪水,踯躅九曲栈道,逡巡通天石梯;至顶峰,雾云近
2015-10-09 09:23多年多年前
我牵着您的手
蹒跚在
风雨交织的路上
是您
甘愿湿了双肩
为我撑起一片艳阳
多年多年后
您松开我的手
寂寞在
世界的另一头
而我
只能肿了双眼
为您空留一地悲戚
假使有来生
我愿握紧您的手
陪您
走尽坎坷人生路
即使
2015-09-17 08:42-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