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顶用餐,对比出在山下吃得有多好:小戴夫人自制的白斩鸡,酥脆豆瓣,当地野菜马兰头,鸭板菜,徽菜中特有的臭桂鱼。

    山顶上无法享用到这些美味了。

    休息一宿之后,大家发现,小腿大腿和膝关节都有些不听使唤了,按照计划还得走一天山路呢。昨天的西海大峡谷全程穿越将近5个小时,有些透支额体力哦。

  • 在往黄山高处的途中,经常可看到这些景象:挑夫用两根扁担摆成三角汗流浃背地挑着一前一后俩箩筐,非常艰辛;在一些传统经典景点,可以看到一些大旅游团,导游用喇叭哇啦哇啦介绍;一些年迈的游人则干脆坐上人力轿子让人抬上去。这些景象到了西海大峡谷的险峻部分就全部消失了,我有些不解,小戴和老公分析,狭窄的栈道只容

  • 登黄山的前一天晚上7点左右,那个“莱昂纳多”为所有在此住宿的驴友讲课,一开始,他那小混混式的笑容让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没想到晚餐之后,他对着墙上的手绘地图非常认真而专业地讲起了黄山旅游攻略。俱乐部给我们人手一份雨披和一根拐杖以及一张实用手绘地图。我们让3位大男人留下听课,自己先回房休息去了。

    清晨

  • 7月伊始,自驾游计划匆忙出炉。老公的同事小戴事先网上预定好入住的驴友俱乐部,借好专用背包,对讲机等,看他们信心满满的样子,我只好将踌躇和顾虑先放到一边,整理行李箱。

    早晨7点,两辆车,8个人,准点出发。小戴夫妇准备工作很充分,食物冰袋都带上了。物理黄老师的准备则简单实用。我同事数学赵老师母子的物

  • 淙淙的水声裹挟着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冬日里灰寂的山仿佛被泼上了绿色的颜料,深深浅浅的绿色在山的各个部位肆意流淌着,凝滞着世间最明媚,灿烂的色彩。走在林间的碎石小路上,寂静默默笼罩着我,心中感到了久违的宁静。

    一棵棵曾经光秃秃的吝啬的老树,猛然间变得慷慨起来,将储藏了整个寒冬的“家私”拿了出来

  • 自然灾害的信息不绝于耳,一己之力不能拯救地球,但还是坚持低碳。

    今天给上课的班级讲了,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没有能力影响很多人,但是可以影响一群人。

    3里以内的路程坚决步行,每天坚持,实在迫不得已才破例。

    相信自己有抵抗寒冷和酷热的能力,在健康允许范围内坚决不用空调。

    在有时间的情况下

  • 和朋友聊天,问及家中的脏活累活都是谁干的,他坦言是自己做的,并说男人实际叫难人,深有同感。又读到另一朋友空间话题:男人是什么东西,身为男人对自身性别角色做了多方面探讨,而跟帖中大多女性也谈到许多对男性的看法,真有意思­

    曾经读到许多网络中女性文字,奇怪多为怨妇,满是对男性的不满和谴责。而生活中遇

  • 冬至,阴冷天气,好盼温暖的阳光!

    寒冷的日子,心里一定要有阳光——爱 ,就是最暖的阳光!

    无意间翻出多年前的文字——是自己所创还是摘录都未可知,题目是《爱的感觉》,存在这里,重温一下昔日的暖阳!

    爱,是微妙的,难以言传的!

    一个平凡的女人,在有限的生命里,爱过,被爱过,临终前她可以对

  • 今年的端午放假,真好!

    上午来到父母家,妹妹一家先到的,外甥连作业都带来了,女儿正好与她哥哥一起做作业。

    妹妹已经把粽子用的肉馅准备好,妈妈是浸好芦叶和糯米,爸爸和俩女婿对这个都没兴趣只管看电视。

    我从来没有正而八经包过一个粽子,母亲的粽子包得很好,灵巧地一层层裹好,再用一根针穿过,芦叶

  • 人的思想真是永远在变,“一时一境”说的一点没错!

    青少年时代,那种幻想与激情,虽然令人陶醉但是终究消逝。初涉社会,那种盲目自信与轻妄,偏激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中年看来是那么愚蠢可笑!

    进入成年,渐趋成熟,才发现原先看重的,追求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毫无价值,什么是有价值?随即又迷惘了!有用的就是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