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

    前几天回乡下,姐顺带给捎了几块水豆腐。“这是他奶奶刚做的石磨豆腐,带上去给侄女尝尝…”

    “这豆腐特别好吃,让亲奶奶再多做一点。”吃过后,女儿像是意犹味尽。

    “这豆腐里是没有渣的,当然好呷;你现在能吃上这种豆腐,那是很不容易了,这是你亲奶奶费了好一大下午才做出来的。”我笑着回应女儿。

  • 望江南.夷水沉月

    中秋夜,随翁立桥头。残云托盘雾锁月,断壁依水玉沉钩。圆缺凭谁休? 心思远,风露点清秋。丹桂不知四时恨,宫娥应信别离愁。江水自东流。

  • 当那分清冷的秋意,

    开始滋润云水禅心。

    一弯秋水,用一季

    残荷般的守望,

    和着那一轮晓月,

    沉淀浮生过往。

    水墨年华里,

    我曾着一袭青衫,

    想温暖你的孤寂;

    或者,就着一棵青草,

    也想丰富你的纤纤足迹。

    今夜,依旧月色如昔,

    弱水三千里,

  • 行香子.重阳游崀山

    (题记:重阳节前,陪友人游崀山,随感而发)

    秋近重阳,崀山清爽。凭栏望,一片汪洋。八角寨上,无限风光。正雾浪起、海浪涌、云浪欢。 远远夷江,隐隐茅房。起炊烟,谁煮茶香。渔舟唱晚,步过农庄。见女儿舞、鹭儿飞、蝶儿忙。

  • 江城子.反腐抒怀

    改革开放三十年。兴反腐,倡廉洁。赤胆为民,力把贪官掠。动真碰硬治华奢,除窃贼,荐轩辕。 锦绣潇湘芙蓉园。系百姓,听诤言。“四化两型”,抒峥嵘岁月。两袖清风心自远,扬正气,天地间。

  • 浣溪沙.记胡曾

    丽日清朗万里空,金戈铁马旄旗红,淡烟劲草有无中? 千里蜀地峰火西,一纸檄文戍城东,剑舞诗咏醉秋风。

  • (题记:年前回乡下陪母亲过年,带女儿特意到老屋前看了看。写上这些,算是对老屋的一分纪念。)

    关于祖父的记忆,是同老屋在一起的。

    准确的地说,老屋现在只剩最后一间“堂屋”了(现在属于满叔的,我家的那间在哥建房时拆了)。老屋其实是一座偏房,三面土墙,一面木结构;我们乡下其实是叫“ 横屋”的。二间

  • (题记:再过些日子,就是父亲出生九十周年了。写上这些,算是对父亲的一个纪念)

    一、

    都说“知父莫若子”。 其实,对于父亲,我是有些“陌生”的。

    父亲老来得子。我们姐弟出生时,父亲已年逾不惑。我是家里的老幺,父亲得我时差不多已近五十,看起来更似祖孙。而且,父亲退休前是经常住校的,我在读初中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