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故乡
文/邓忠胜
人在这个世上总需要有个家的,有家总比漂泊得居无定所好,无论是现实里的或是精神上的都同然,毕竟人是一种怀有特殊情愫又渴望依靠的动物。人不能够做个游荡的游子。
至于人如何有个温馨的家得看人是如何寻找并对之进行浇筑。不过,家总得有爱的关怀才会温暖,才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家
2014-05-07 21:03读路遥《人生》有感
文/邓忠胜
这是我第二次读路遥的书,同平凡的世界一样看完之后,感悟良多。《人生》与《平凡的世界》一样皆从平常的天气开展出去,在我们的眼里无论是风雨飘摇或是白雪纷淋都只过是正常的天气情况,并无多少异样。然而作者早已将故事主人的命运昭示出来,安排得妥妥当当,我有时甚至暗自自忖
2014-04-27 15:56自由
文/邓忠胜
自由源于束缚,无束缚的人不会渴望自由。
也许自由是束缚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读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自由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渴望。
自由既是幸福的源头,同时又是罪恶的根源,一颗被思想的牢笼束缚太久的灵魂因得到十足的自由而倍感幸福,本身自由的
2014-04-17 18:59失去的岁月
文/邓忠胜
面对岁月我时常显得尴尬与困惑,但更多的是彷徨与忧伤所带来的不知所措。不过,好在我在为失去的岁月彷徨与忧伤得不知所措的过程之中逐渐找回了真正的自我,更坦然地面对所失去的岁月。
当我面对着不知所措时以为能够通过回忆令自己聊以自慰,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回忆不仅找不回曾经
2014-04-15 21:25我们在追求什么?
文/邓忠胜
曾经东西方的精神生活最大的区别在于东方人精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人醉心于物质的无止境追求。但是如今却发生了快不可逆转的危险变化,我们不仅精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把物质的至上追求列为首要,我们这种把人的精神丢弃了的行为是岌岌可危的。
对物质的追求是从征服
2014-04-15 15:35三毛与拾荒梦
文/邓忠胜
一
三毛,我相信与此同时代的人对于听到这个名字并不会觉得会有一种陌生与隔阂之感,在某种程度来说一定对此人感到无比的熟悉与亲切。鉴于此的证据便是她与荷西于沙漠之中结婚后,居住在那里并写出了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将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显现得淋漓
2014-04-13 21:05从生存到存在的尝试
文/邓忠胜
什么才是生存与存在?或许一切存在都是一种生存,抑或是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从本质来说,存在只是生存的一种证明,而生存才是存在的推理,也即是说存在是生存的最高价值肯定,真正形而上的生存。从这点来说生存要比存在更显得惨悴一些。
存在作为一种标示并已经存在着,在
2014-04-08 15:42生命的厚重
文/邓忠胜
生命,一个富有活力而又显得格外沉重的词语。沉重的是生命来到世上承受了不该承受的东西,太多的诱惑、功利、物质性早已玷污了其本真的单纯。
米兰•昆得拉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将生命的承受通过人物的个人命运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对生命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生命中的悲欢离
2014-03-11 21:25关于话语权的一点言论
文/邓忠胜
我是一个不大善于言谈的人,但我是一个有话就要说的人。这两者并不矛盾,对于这种习惯绝对不是随便就能形成的,当然也不具有规律性。即使有的话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发现,但我还是倾向于没有。在做一个健谈者与沉默的思考者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始终相信健谈者往往耐不住寂
2014-03-09 20:47关于命运
文/邓忠胜
人最无能为力的是对于命运的安排;人最游刃有余的是对命运的选择;人最责无旁贷的是对命运的守护。从这点来看,开始时是命运选择了我们,而后有了命运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命运并近而对命运作出趋舍。每一种命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对错上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但每一种命运却有好坏之分。在这点上
2014-02-26 15:17-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