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桥,宽大的很河面纵向很匀称的只有一半荷叶。想起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句来不禁让人有些惋惜。四周既没有柳枝婀娜,也没有杨树起舞,只有低矮的等待拆迁的静默在旁的房子,偶尔还会尘土飞扬,一片迷茫。索性它还有个吉祥的好名字--万福桥。过了多次的万福桥以后终于过到了回忆里。

    小时

  • 秋天到没到,不用翻老黄历,就看今年的第一支桂开没开,开了,就到了。

    比如今年的秋就来得早,8月30日左右,某个角落里的第一支桂树,在半夜静悄悄开了花。大学的校园是建在一座小山上,因地制宜,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处,路两旁种满了桂花树,错落有致的一直排向图书馆。“好香啊,好香啊……”每每路过,闻了又闻

  • “如果你是一个蚌 ,你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的活着?”

    生活严酷,有时人寸步难行,容不下任何幻想,除了相信、等待、学习、理解并因此改变,没有捷径。

    很多事情没有及时记录。有时安慰自己,一旦某天需要,所有强烈的信息便都会涌出,渗透身心。但事实并非如此,若不尽

  • 我碰见一个女孩,我跟着她,就像跟踪一朵花的香气 。

    每天傍晚都会在路边的拐角遇到她,今天她戴了红色的帽子柔软的头发分在耳侧。 远远地,我看到风把她的一根长发吹弯。

    她总是安静地走着,在灰蒙蒙的天地间像一朵开在冬日的花,虽不热烈却分外显眼。我们同路很久,久的我都以为我们是去往一个目的地。每每像

  • 既见不得救赎,也不见得沉沦。生活不过如此而已。然而这里比那里的灯火更为辉煌,可以一个人坐在公交车的最后,拥有一整幅大玻璃,拥有一路辉煌的灯光。可以从此不再想念瀑布。

    在飞驰的火车里也能看到清澈的水底。

    斜后方的座位上有个男孩子在大声地侃侃而谈。从山东到湖北,一路向南,他大概在向一起的朋友讲述

  • 好像是清晨又或是日暮的光景,我在院子里刷洗餐具,水声哗哗的跃动着,随之而来的是透彻心扉的寒意。一抬头看到外婆颤巍巍的吃力地掀开厚重的帘布向我走来。在稀薄昏黄的日光下,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轻微地飘动。我记得她端着碗走过来,近了才惊觉她身形的瘦小,好像一枝枯槁的树干在风中摇摇晃晃。她伸出苍老的手像是要弯腰

  • 又是一年秋风劲。

    零散的文字停歇了很久,记下的观点或是细节。过后回望,已显得不再重要或与己无关。但从记录中回溯,可以看到自我构建和成长的一个过程。 这些思想,感受,情绪,遇见的痕迹和旧时光,已属过去。心如秋月,人杳相忘。

    早已立秋,如今才有萧瑟的秋意。所谓水落石出,是在时间的回旋中仍相遇自己

  • 我看到有汩汩清泉在绿叶之间流转,熠熠生辉的水润。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新绿啊,柔软细腻如绸缎,散发着凉润的色泽,透着纯真,浸着清新,是那样的洁净通透,一片清明。沿着小路望去,青石砖上堆积了厚厚泛红的老叶,而新叶已占据了主干,使得香樟树圆润饱满起来,蓬蓬如盖,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缕缕若有如无的清香与恬淡。

  • 一树繁花,绚烂了云霞。

    我嗅着儿时熟识了的香气,在记忆的城寻得了你。依旧在这个古朴的小院,青石砖堆砌的墙里。我看到了你未被遮挡的修长光滑的树干闪着油亮的青黄色光泽,你硕大的树冠有片片圆亮的幼叶,像一只只的绿手掌,又像是一只只绿耳朵,接纳日光,聆听天籁。以及你那一树令人不忍侧目的繁花,围着树枝细细

  • 与同里的邂逅,让我欢喜。

    同里,我想纵使停留再久,我也解不开这古老的千年哀愁,读不懂岁月沉淀下的风情万端,暖不热这遗失在世间千年的凉。所以,我只是过客,只能路过。

    它让我迷惑。因为离得远,或者说,因为离得近。近或远,都会稀释一些东西。

    沿着青石小路寻古而来。斑驳的墙壁上浓绿的苔藓。吱吱呀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