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总会有一句,让你眼前一亮;也总会有一句,在瞬间打动你的心灵;当然也总有一句,让你一读就喜欢上一位诗人或词人。

    我们常说人生如梦。确实如此,当我们在人生某些时候,蓦然回首,发现曾经只能留在当时,无法回到现在;岁月的斑驳沉淀了许多的往事,此时不禁感慨一句: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

  • 不觉间,时间径直就走到了旧历新年。每个中国人的情感也总会在这个节点上热情地燃烧,年味伴着冬去春来的气息弥漫在大街小巷中。其实,过年应该是以一种欢欣、崭新的姿态来迎接和庆贺。可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是很浮躁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现在的我,对年的期盼早已没有了热情,仿佛一切都成了格式

  • 喜欢仲殊的词,此前曾读到过他的一首《诉衷情·宝月山作》,今日拿起这首《南柯子·十里青山远》亦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僧人,对于佛门来说,自然会想到一个另类那就是花和尚鲁智深,此人喝酒吃肉杀人,可谓佛祖不容。但就这样一个出家人,在小说《水浒传》里依旧是读者最喜爱的好汉之一。纵观其人生轨迹我想这也是他入

  • 其实每天的工作就是“总是安慰,常常帮助,偶尔治愈。”看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每天听到的健康观点也是五花八门,这些自我认知多半代表了某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素养,而从这些认知中我也会发现他们的一些生活态度。

    说到生活态度,在门诊就会有深刻体验。比如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也许突然

  • 人的一生一定会有各种坎坷,或大或小而已。对于这些,如何应对却有众说纷纭的答案。面对各种“鸡汤”类的开导或疏解,耳闻之后便更加唏嘘短叹。时运不济之类的各种自我安慰成了唯一的心理疏导。

    曾有位朋友因工作的失误被贬,至农村任职。初闻,惊诧不已。心想,仕途就此终结。数月后听说,此人低调。一年后,重新任用

  • 我们常说世事无常,其实是我们的生命无常。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我想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答案。其实,人生无论长短,都不过是一段旅程罢了。看春花,品秋韵,在旅途中,演绎着生命的丰富多彩。旅行的心情格外重要。最好是顺势随缘,湖光山色固然是美,一路的脚印更是回忆的绝美出处。如若,简单一点,得失随缘,恬淡看世事,那

  • 在近十一月的季节里,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是不是会别有一番风味。

    今晚,王安国的这首《清平乐·春晚》就在手上。初冬,一壶小酒。在西伯利亚寒流已经到来,寒风凛冽的冬夜里品味着这首小词,“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感触立马从心底里涌出。只是这种在冬天里遥望春天的眼神充满了酒意和期

  •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这句话摘自梁实秋的《送行》。

    我送过人,也被人送过。一如梁实秋所言。

    面对离别,尤其是在自己或者他人转身的刹那,心底心中便会突然涌起一种空白的无法言说的无奈,无论如何这些都让人心痛,甚至是种刹那间窒息的伤感。

    记得那年,我坐着车上。一

  • 前不久,遇见了2013年一起去长沙的几位同行,相约哪天聚一下。而在此后的几天,我经常会想起那年去长沙的经历。

    其实,说来从毕业工作后很少去内地。主要是工作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害怕坐飞机。那年去长沙学习也是官方安排的。对于鲜于去内地的我来说,我向往的不是那种较之西北更为现代的城市

  • 读完,很煽情的一篇散文。自从此次征文开始,由于征文主题内涵的不限制,出现了许多无关于”执手“的”情事“文章。甚好!此篇《月光之夜》即是此中一篇。

    文章好与不好,有时我们会根据一些框架来判定。但是我觉得一篇好的叙事文章最起码要打动读者或者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才行。这篇就打动了我。当然也不是说打动了我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