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在大城市里的人羡慕那小城三月的温馨旖旎,住在小城的人渴望去那繁华都市实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大城市里的人在拼命赚钱、努力生活,小城市里的人也在拼命赚钱、努力生活。

    我们,都是城市的衍生品,每天上班、生活的地方,都离不开那钢筋混凝土的囚禁。所以,我们常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

    我们,每天

  • 提起米兰昆德拉,不可逃避的便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对生命存在的勘探、对“轻与重”“灵与肉”的哲学思考、对人类生存境遇和两性关系的探析。但基于笔者个人生命体验的有限以及对哲学问题、生存境遇问题的有限思考,故对于存在、轻与重的哲学问题无法进入深刻探析,本文将基于笔者个人有限的生命体验来浅探本书中的爱

  •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孤独的卡夫卡

    不知是谁曾提出这样一个理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一场精神对话。我想,通过阅读,我也与大师卡夫卡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遇见。

    初识卡夫卡,源于《变形记》。年幼的我,只是读出了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荒谬以及对于格里高尔最后被摧残至死的悲哀。那时,读不懂卡

  • 多年以后,我想我还会记得那年秋天与你一起在风中相依相偎的情景。不因季节的转换,不因岁月的苍老,不因回忆的褪色。

    你是一个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那个人人都习以为常的家却成了你难以启齿的柔弱。所谓的爸爸妈妈、所谓的天伦之乐、所谓的团圆欢聚,于你而言,只是长大后的你一直奢求而不得的。

    你也渴望

  • 远方,不知何时恋上这个词。初识,是在七堇年的散文。看着她笔下的远方,总是唤起我心中无限的惆怅。因为远方,是我逃离的归宿,是我苦苦追求却不曾触碰的梦。荏苒的时光,很美,谢谢你让我经历一段无果的尘世情缘。

    在我的世界,不知何时,你就悄无声息地驻扎进来,慌乱了我的一世繁华。在我的世界,你真的曾经来过,

  • 阳光透过窗户,洒落满地。终究是过于明亮,我拉起了帘布,让自己置身于一片昏暗之中。打开电脑,单曲循环,泡一杯卡布奇诺,如此的宁静,心中甚是欢喜。

    年岁渐长的我,慢慢恋上了一个人的静谧时光,喜欢与自己的灵魂相依,不被尘世所惊扰;喜欢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被束缚,不被同化。孤独,作为生活的常态,我曾经常

  • 来到这座城,已近乎三年。三年的时光流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每一次换装。不论是从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还是到仰视一片秋叶的凋零。于我而言,这座城只是城。可当人身陷其中时,却发现,自己早已对这座城动了情。在白雪皑皑之前,静坐在灯光下,浅诉着与这座城的故事。

    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还记得当初来这城的缘由

  • 在今生,早已默默与文字许了一份海誓山盟。文字,似乎已经成了另一个我。若说文字有毒,那我今生也甘愿噬毒成瘾、沉沦在文字中。在时光深浅处,早已想好的一句话,可却迟迟未曾动笔,或许是因为情感还未归位。

    恋上文字,不知是何年何月。虽文字的毒,却早已深入骨髓。我痴狂文字,只因为在时光深浅处,文字总是我最深

  • 最近,听到最多的两个字,莫过于孤独。而最近的自己,最深的感受也莫过于孤独了吧。孤独,仿佛成了这个时代的通病,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人们,很可能内心早起孤独到发狂了。所以,有一句话叫“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寂”。我承认,近日的自己是孤独的,是一种近乎无能为力的孤独,更是一种害怕被打破的孤独。每天,逼着自己不断地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弹指一挥间,铸就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泪史。这五千年,一篇篇动人的华章曾响彻苍穹;一本本传世的经典著作曾激荡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胸;一次次的发明曾享誉寰球;一代代的文明在岁月的风尘中渐次沉淀,积淀成如今这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沧海桑田,春秋的马蹄声远了,秦汉的明月暗淡了,隋唐的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