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小何
陇右风华
前记
2013年的5月份,我大学毕业之际来到了北京一家民企做实习生,在来这家单位之前,我有过多次工作经历,当然都是以学生的身份做假期工,去上海、苏州做过流水线操作工,在学校所在地的职业培训能机构做过招生代理,更早的时候,也就是2009年的时候,我假期做过几天的苦力,在
2014-01-17 15:26消失的水磨
陇右风华
水磨作为旧时的一种生活工具,曾经具有巨大的作用,为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具有相当历史的生产生活工具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村子在山沟里,这条沟不是平坦的山沟,而是北高南低的走势;沟里有条河,从北山顺地势高低走向流了下来,因为有位有落差,
2014-01-17 14:59吊桥
陇右风华
吊桥是村里人对铁桥的一种形象性叫法。因为铁桥横穿渭河,在渭河上空吊着,村里人故而叫此桥为吊桥。
村子在渭河的北岸,陇海铁路在村口经过,1945年时民国政府修铁路时这里没有桥,当年的渭河不是现在这样半死不活,水量还是很大,村民来回过河还得乘船。据说当时是小木筏,有专门的船夫
2014-01-17 14:58分柿子
陇右风华
(一)
村里有棵老柿子树,足足有一米多粗、十来米高的躯干,树龄具体有多少不得而知,但仅看外表就可以知道一个大概,这棵老柿子树起码有几十年的树龄。
这棵柿子树除了高大以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每年的秋末季节,老树上都会结出红彤彤的柿子,远远看去就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不
2014-01-17 14:57那年的那段路
陇右风华
在我六岁到十岁之间的那几年时间,是我人生最为无忧无虑的岁月。那个时候家里还算富裕,有别人家没有的大果园,村里为数不多的花椒种植户,地多产的粮食也多。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在我记忆里,这几年的确是最为昌盛的岁月。
应该是本世纪的第三个年头,非典正在全国肆虐横行,举国
2013-12-10 18:22童年和老牛
陇右风华
家在西北黄土高原之上,自然打小就在黄土堆上爬来爬去,吃着在黄土地上长出的粮食慢慢的长大成人。都说人老了就会回忆往事,然而,年纪轻轻的我却经常回忆我的往事,当然,毕竟人生阅历有限,我回忆的往事不是平常老人们回忆的往事,我是常常看到渐渐老去的亲人们,就会想起童年的记忆以及记
2013-12-03 16:01秋月寄思情倍浓
文/风华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是中秋佳节的自然景色吗?花好月圆,万里婵娟,此刻还有吗?茵茵游子,异乡苦寻,这才是现实的写照呀。
癸巳中秋,本是团圆的日子,却因各种缘故,分与异地。休假的一天,没有了忙碌的工作,没有了工作的琐碎问题,睡一个懒觉,晌午才慢悠悠的起床,真的是惬
2013-09-21 09:51留在哈尔滨的记忆
文/风华
2012.4.10
听,火车的声音……
那鸣笛声格外的回绕不断。
这是从鸡西开往哈尔滨的K7076次列车,
它走的异常的缓慢,
好似蜗牛在爬行。
整夜的火车生活,
对我来说已经显得不是那么的新鲜。
我能有的感觉,
就只有疲惫和睡
2013-09-21 09:51毕业之后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确属巧合
(一)
小郭是西北人,早年高考没有考上好的本科大学,面对拮据的家境,残酷的现实环境,于是他就报了一所在很远地方的专科。这所学校在中国的东北边境城市,和俄罗斯仅仅是一湖之遥,隔着湖泊就能看见俄罗斯的建筑。哦,对了,这个湖泊叫做兴凯湖。
小郭的
2013-08-30 15:37渭水琴韵颂家乡
文/陇右风华
笔者的家乡位于陕西、甘肃两省的交界处,名曰北峪,峪,顾名思义山谷也,北峪即北面的山谷,当然是以渭水为标的,在渭水之北也。
北峪村在陇山南坡,秦岭西段,渭水北岸,向东可顺着古老的渭河古道(也叫做关陇大道),直入宝鸡、咸阳,到达关中平原,向西可溯渭水上游,进入甘
2013-08-21 08:56-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