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大概是觉得自己生得晚了点,到现在连三纲五常都不知道得完全,四书五经倒是略知道一点,但是别人未必不知道。从小族里的长辈就教诲我,说: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外要听老师的话。否则就是坏孩子?我想:诚然,坏孩子是可恶得很的!

    (2)后来上学了老师也经常训我是这样有力,所以我也遵从乖孩子的套数。父母

  • (1) 这是某刊物给我出的题目。

    (2)记毛泽东先生,11月26日是位伟人大家的生日。

    (3)这题目似乎出得有些难。因为我几乎没有给人写过传记,那样会让人觉得文人都爱拍他人马屁,但是这次我并不推卸。

    (4)对于毛泽东先生去世39纪念日,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他,说

  • (1)但凡一流院校,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意外照顾,都是从小到大,经过数十年的积淀,然后才能成为一流名校。 这需要多少代学子坚持不懈的去拼搏奋斗才能实现,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2)中州大学自建校始,已走过三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以其它名校有过的历程来比较,从出身到童年时期,既然豪不为奇的就这么过去了。

  • 笨笨 2015.12.29

    湖上风光烟云乱,湖下微波冬拍岸。残枝枯柳几时休?北风无情,印在夕阳外。

    游走未名无由醉,平镜朱颜伤流景。心不老,志难绝,那惧风雨,阻我求学路?

  • (1)从历史的过程发展来看:清帝国灭亡之前,我们一直都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似乎延续了千多来年,偶尔有向外族称臣纳贡的时候也是少数时期。然而自1905年清末新政后至今,便不在夸了。只希望于天朝子民赶紧学做他国奴隶,然后以子之矛攻己之盾。现在呢既不夸自己,也不攻盾,改求专媚他国了。凡他国进来之物,总美

  • (1)中国人向来有点爱夸赞——夸赞他们的祖先有多么多么的光耀。可惜没有“个人的夸耀”,都是“群体历史的夸耀”。这就是为什么科技竞争总处于跟风者,综合竞争总处于弱势的原因了。

    (2)“个人的夸耀”,就是立异,是对俗众宣战。除了精神病学上讲的夸耀之外,这种夸耀的人。究竟是有几分天才的成分。他们觉得自

  • (1)中国今始有句成语是:责任感是检验安全与可靠性的唯一标准。这是我翻造的。

    (2)生活常常给我们教训,其一,玩靓甩。他们玩靓甩的时候,没有眼见,没有社会道德,没有责任心,只是不断的玩靓甩。一步步,玩始玩终,并不会在乎没句话的意思。等到伤痕累累的时候,而且能够知道一点了,也不大觉得有错误。这群女

  • (1)“生病”,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在寻常不过的事情。大概是因为常生病的缘故,所以去纠其缘由的人恐怕不会很多。

    (2)近些年来,从各种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和上层社会中,偶尔也会有谈“生病”该怎么办的文章,粗略的探讨一番研究。他们以为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难研究,然而只要深究我们这个名族的各种史

  • 曾经的我们

    隔山无数重

    我在山的那边

    你在山的这边

    挨得是那么的近

    //

    现在的我们

    一条河的距离

    我在河之南

    你在河之北

    却是那样的遥无可期

    //

    儿时的我们

    天真而无邪

    一起上学

    一起回家

    爱在心里慢慢的发芽

    //

    长大后的

  • 中国的社会,能将“人才”变成“大众人”,却不能把“大众人”变成“人才”。 —— 题记

    (1)现实就是这样,舆论实际上是一种愚众的工具。为什么如此呢,他能假的说成真的,把“人才”同化成“常人”。例如:许多人总是义愤填膺的发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人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