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匆匆穿越城市的喧哗,拖着疲累的身躯,孤身坐在僻远港湾的石堆上,只为了心的安闲。

    长长的海岸,无终无尽,宽宽的海面,无边无际,没有人烟的困扎,只有海鸟的自由,没有欲望的诱惑,只有阳光的袒露。我不想追波逐浪,也不想沉浮漂荡,因为此刻我只想激荡的心潮在港湾里静静地平息

  • 难得回老家一次,哥几个坐在一起吃鱼,喝酒。看到大哥、二哥脸黑了不少,问他们怎么回事,说是出去钓鱼,太阳晒的。怪不得吃的鱼特别鲜美,原来是他们野外钓来的。真羡慕他们,能这么有闲地晒太阳、钓鱼。想想自己不知整天在忙碌什么,连最大爱好的看书也无兴趣,内心浮躁,不能安静。

  • 伤痕远逝

    ——读《中国知青部落》后感

    对于人而言,刻在心中的伤痕难以抚平,对于社会而言,一代人的伤痛将会写进历史,但无论怎样,伤痕终会远逝,人生总是在希望中前行的。历史的记载我们只会偶尔翻看一

  • 到电厂上班的第一天,培训老师带我们到电厂转了一圈,我们三位同学算是对电厂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中午,吃好饭后散步到护厂河,岸边绿柳映花,水中飞鸟迷影。在天蓝色桥栏边坐了下来,感慨我们这样一个花园式电厂,每年却要燃烧几百万吨的煤。漫无目的说着学生时的趣事,又聊起一些有关未来的事,有些兴奋,越聊越不着

  • 先讲一个故事。

    农民老王的儿子要上大学,家里老伴正好大病一场,一辈子的积蓄基本用完了。承包的粮田还没到收获的季节,儿子几千元的学费让老王犯愁了。老王想,弟弟近几年做生意,家里面貌大变,平时兄弟间关系不错,借点钱应急应该没问题吧!

  • 过年的时候回到老家,本来很大的一个村庄现在只乘下被崭新的高楼浓重地包围着的几间顷刻要倒的矮房了。进村的路口,堆满了瓦砾,不长的一段路,走起来却要充满“艰难”。

    在路口,我远远地看到邻家大姐拄着一根拐杖站在冬日的阳光下,我赶紧热情地叫她,可她好像不认识我似的,只用

  • 前几日回家乡,与母亲唠唠叨叨闲聊了半天,最后母亲叹息着说:“现在,这儿连麻雀也看不到了!”

    “麻雀也看不到?”我很惊讶。

    “你总是来去匆匆的,没在意,我已好长时间没看到麻雀了。”母亲淡淡地说。

  • 我家的旧屋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拆除了。宅基上荒草密密地掩映着下面的碎石和瓦砾,这儿曾有的欢笑与忧愁都已消散了;太阳依旧每天照着这个地方,但这儿的人已离它而去了。或许他们的心中仍时时地怀念着这儿的生活,或许在他们的梦中仍能清晰地复原这儿的一切。

    旧屋,没有我游历时看到

  • 人最初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帮助狩猎。狗是有灵性的,很多时候,狗能读懂人的思想,因此养狗的初衷被改变了,大部分的狗成了宠物,人们喜欢对狗的自由支配。当然狗与狗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的血统高贵,有的草贱低下。

    阿黄是一只在几年前农家普遍养的那种“草狗”,属于草贱低下一

  • 如果可能我愿把对石子湖的记忆停留在十五年前;如果可能我愿意石子湖在十五前就已经消失,留给我的只是回忆。

    我无数次地梦回石子湖,那清凉的湖水,那飘坠的桃红,已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中。在寂静的长夜,在人生疲累,在孤独醉酒时,石子湖时时会从心灵深处泛起。那是我的故乡,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