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民国沙朗婚礼习俗之四,沙朗新娘子和哭嫁
在沙朗,要说到那一种职业的寿命最短,可能就要数沙朗人的新娘子这一专职了。一个女子结婚前一天,大家还叫她某某姑娘、某某丫头、某囡、某女、某小姐、某大姐,结婚后第二天一早起来,大家就会叫她少夫人,少奶奶、嫂嫂、弟妹、婶娘、某某屋里、娘子、贤妻等。叫新娘子
2013-08-18 18:5210,民国沙朗婚礼习俗之三,闹新房趣事
当新郎将新娘的红头盖用红细竹揭开后,新郎新娘开始吃水波蛋酒酿小圆子时,闹新房开始了。
这时新房里一片喧哗,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一面看新人吃水波蛋酒酿小圆个子一面大喊大叫:“呵!呵!二人合吃一只蛋!二人合吃一只蛋!”二人合吃一只蛋后,有人拿出一只早就准
2013-08-17 17:369,民国沙朗婚礼习俗之二,八抬大轿婚礼习俗
以自耕农、二地主家的婚礼为例:
沙朗人大家都认为,当媒人和男方姑妈一同上女方门上,提出要定嫁娶的具体日子要求开始,男女二家就都进入了婚礼的实质性准备阶段。先要请算命先生,推算按排婚礼过程中的各紧要环节的吉辰、吉时,如:迎亲花轿何时出男家门,迎亲花轿
2013-08-16 19:368,民国沙朗婚礼习俗之一,攀亲结亲
婚礼文化,是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沙朗,因人从四面八方来,他们也带来了各地各方的婚礼习俗,但毕竟有几百年的共处一沙头,共饮一江水,交融磨合、取长补短,在民国初年,在沙朗的南沙地区,在婚礼上,多少形成了一些共同喜好的习俗,特别是对有了几年的好收成的生活
2013-08-15 19:457,泥络、扁担、阔齿(方)钉钯、大锹的文化属性
围垦沙田主要是土方工程,沙朗土方工程与其它地方的土方工程有不同的特点:淤积成的沙土,是由粘土粉细颗粒为主,含沙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含水率一般超过百分之五十,只是基本能成形的软糯沙泥土。因此作业这种泥土,一是必须在每年的枯水季节,即便枯水高潮位时
2013-08-14 21:186,沙朗人的交通工具及其它
“船”是沙朗人早期唯一与外界联系的交通工具。
最早逃难上沙朗的坍灾民是江北如皋人为多,还有靖江、通州、海门、启东人。多是肩挑一担行李,拖儿带小挤乘双浆划子打渔船或厂口赤膊几十担小木船过的江。上滩求生后,江北船民因大江里风高浪急,一般不大上沙朗来。最多来沙朗的是老夹
2013-08-13 18:505,沙朗人的家俱及其它
沙朗人的家俱有铁、铜、锡、木、竹、陶、瓷、棉布、麻布等几大类材料。以一个解放前的自耕农的生活条件来进行剖说:
铁制家俱主要是烧烹饮食的大小铁锅、灶上用的铲刀、汤勺、斋漏,汤罐、浴锅,剪刀、薄刀(菜刀),斜刀、斧头、篦刀、柴刀、大小铁郎头、铁钳子(老虎钳)等,铁皮制的油
2013-08-12 15:164,沙朗人住房变迁及其它
沙朗人的住房,是经过住泥缸,滚地笼(滚箍楼),茅草芦菲笆房,土基墙茅草房,半砖墙、砖墙草房,瓦房、楼房、钢筋混凝土房子这一历时几百年的变迁过来的。
最早来到沙朗求活命的沙朗人,是江北坍方逃命而来的无路可走的难灾民,叫“穷奔荒滩”,来时一无所有,叫“潮没精光”。来后,
2013-08-10 20:423,沙朗人家制咸菜、干菜、霉干菜
沙朗人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每每后面的人到来时,在四野里全是海(沙朗人称扬子江叫海)的几十个沙头上,早就有人住着了。后来的人,自然是首先向原居民学习,如何在四野茫茫大海中的沙头上求生存的法路。其中,以丰补欠,将收到的蔬菜制成咸菜、干菜,以防冬荒、春荒,以防冷不丁来了
2013-08-08 22:372,沙朗人家制甜酒酿、老白酒、黄酒
沙朗人家喜欢自制甜酒酿吃,但是糯稻产量低,对广大佃农来讲,就几亩租田,舍不得种,若家里真要吃酒,就用梗米到盘篮行去换点糯米派用场。
用老白酒药做老白酒,主要是勾兑老白酒吃。用甜酒酿药做甜酒酿,是留给孕妇、做沙婆的妇女吃的,甜酒酿摧奶。甜酒酿还是八月半中秋节
2013-08-07 23:30-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