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宗祠嘉会堂

    刘水腾

    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田南刘氏总祠座落于莲花县三板桥乡田南村中心。祠堂高大壮观,器宇威严。设计精心,遍布雕饰,建筑艺术异彩纷呈,民俗文化意蕴深厚。通衢亘其右, 西安绕其前,后枕城隍之翠扆,前横关城之玉虹。倚槛四望, 堆蓝叠翠, 青鸾瑞气, 彩凤祥云,香火秀起,弥勒一

  • 一代贤才贺子徽

    刘水腾

    贺子徽,字嗣音、子翚,号存耕。盛唐文坛领袖贺知章二十三嗣孙,莲花县三板桥乡湖边村贺氏德贤公季子,涉神泉村开基祖。元顺帝至正戊戌年(1358年)六月十五日辰时生,明正统戊午年(1438年)十一月初八日午时殁,享年80岁。仕至江南常州府江阴县丞,主修《江阴志》,留有《哦松

  • 声华千古动山川

    ————探寻田南才子江玉琳的岁月印痕

    刘水腾

    “弹琴人去是何年?尚有亭存曲涧边。相业一时垂鼎鼐,声华千古动山川。秋风别调传金昊,夜雨余音漱玉泉。传语山灵同爱护,凤台今已胜云烟。”(据《永新县志》版) 一首荡气回肠的《琴亭》,读来令人感概万千。或许很多人对这首诗耳熟能详,但

  • 三板桥的武术江湖

    作者/刘水腾

    三板桥的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但是为乡人熟知且津津乐道的,似乎都是“文”的方面,“武”的方面则涉及很少。因刘氏总词计划改造,汝文老师约我去祠堂现场察看,踏进百余年的古祠,看到祠堂上端挂有“拳脚如力”的横匾,双侧贴“习武艺逢场作戏,超功夫出外防身”的对联,便产生了

  • 田南三角班的前世今生

    刘水腾

    雨后的田南,安逸而舒适,漫步在田南街道的青石路上,潮湿的空气夹杂着青草的香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久居现代都市,在家乡又呼吸到了儿时的清新空气,让人恍惚之间有了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这次回家乡,我是专门奔着田南“三角班”而去的。也许,三角班这样一种有着百年历史

  • 田南隐士段原中

    刘水腾

    段所,字原中,号义在,又号迂生。元至正辛丑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时生,明正统九年殁,享年84岁,葬马山背高山龙形。配龙氏,生子四:耕童、樵云、村童、幼奴。段氏永新鄱阳派第二十世,涉莲花三板桥田南下街一世祖。明初隐逸诗人,作《鹭股集》数卷广为流传,部分诗作收入明清《永新县志》

  • 阁老顶上清风荡

    刘水腾

    出莲花县城往南,环境皆山,林木葱郁,望之蔚然深秀。319国道像一根玉带,在绿树青山间飘来绕去。过了桥头古镇往东,繁华骤去,山岭呈现,四周峰环如城。阁老顶上清风荡,鲇陂水中雅韵流。雷公峡啸天龙形的山腰上,有一座花岗岩和青石砌成的石墓,墓前石柱上刻有明弘治年间吉安太守顾天

  • 沿罗霄山脉逶迤而来,从田南至界化垅,一条长长的壕堑,忽起忽落,蜿蜒十几公里,宛如巨龙横亘在山岭之上,分割着赣湘两界。远看气势磅礴,近观寒意顿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吴楚雄关”。

    吴楚雄关山高林密,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其东南段经太坳上、敌梯方、猪婆塘,过牛形里至长泥坳。西南

  • 三板桥汉墓群

    刘水腾

    三板桥位于江西莲花境内。秀毓灵钟,琦分绣错。拱北山月照丛林,水源山植被葱郁,引泉山珠泉错落,南岭山峰峦高耸,西安溪两岸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成为古人眼中一块绝好的风水宝地。山上星罗棋布的汉墓群引发今人诸多的猜想和好奇,古墓冢上杂草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苍

  • 西 安 溪

    刘水腾

    西安溪是三板桥乡唯一的河流,地图上没有踪影,犹如一根细须依偎在禾水河腮上。但是对于不大的乡村来说,她却似一条巨龙,云蒸霞蔚,纵贯古今。世世代代的三板桥人民在西安溪两岸繁衍生息,接受它的滋养,感受它的恩惠,她是三板桥人民的母亲河。

    乾隆版《莲花厅志》对西安溪作了如下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