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浦城山水的文化魅力

    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借教育大讲堂这个平台,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碧水丹山,谈一谈蕴藏于浦城山山水水中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迷人的文化魅力。

    我们知道,山水,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场所,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一句“靠山吃山、靠水

  • 浦城人的“吃文化”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应该说,浦城人是比较注重吃的,一层意思为讲究吃、懂得吃,这和美食家的头衔概念好像容易挂上号;另一层意思喜欢吃、追求吃,这和好吃懒做这个贬义词似乎又有些许沾上了边。

    当然,这和浦城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与特殊风情等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息息关联的

  • 生活处处有“谐音”

    ——浅谈谐音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简单地说,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

    谐音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现象,它犹如一个灵动活泼的小精灵,穿梭于我们的生活间,留连于我们的口语中。

    有时,它像一位

  • 从“春水”看浦城腔的形象化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浦城方言历来以复杂著称,所谓复杂,主要表现为品种多,差异大。全国汉族主要有七大类的方言,它们是吴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湘方言和粤方言,其中除湘、粤方言之外,浦城均有。再者,浦城方言是离心形的,浦城境内南北彼此之间难以

  • “门不当,户不对”及其他

    ——诸葛八卦村探奇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诸葛八卦村绝对是近年才热门起来的一处旅游胜地。数百年来,它静卧于青山绿水间,鲜为人知,少人问津,任时光流逝,任岁月变迁。然而,社会发展大潮震荡古老中华大地的同时,也于无意间将它从寂寞的迷梦中惊醒。

    于是,晨钟暮

  • 醋本无言物 世人戏说之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一提到醋,我们的脑海中便自然而然会涌现出若干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来,如“争风吃醋”、“添油加醋”、“风言醋语”、“打翻了醋坛子”、“半瓶子醋”等等。

    事实上,醋早已与我们结成了亲密的生活伙伴。

    就说菜吧,我们的日常菜谱中好多菜没

  • 本应姓“秦”却姓“宋”

    ——从宋体字的命名说起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秦”非朝代名,而为姓氏,“宋”非姓氏而为朝代名。这一“秦”一“宋”引出了中国文字的一段趣话。

    众所周知,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体(欧阳

  • 传神古田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一个小小的村落,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因了时代的机缘,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终于,成就了一抹永不褪色的光芒。

    这就是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多少人从电影电视中、从报刊杂志上,看到这条标语、读到这条标语。延安的宝塔成为圣地

  • 写意“风水树”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走进闽北武夷山,倘若没去拜访“风水树”,那此行的完满性势必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因为,风水树,千百年来,它经历着历史的苍桑,追随着社会的脚步,演绎成了闽北乡村一道不老的风景,铸就出了闽北乡村一个个不朽的村魂。

    风水树,大多屹立于村口,若干株树木

  • 乡亭咏叹调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宛若天公抛洒的一大把星星,一座座洋溢着乡情乡味的小凉亭,亭亭玉立于广袤的闽北大地上,构就了一道独具韵味的乡村风景线。

    这些小凉亭,或泥墙筑就,顶上铺满棕褐色的杉树皮;或圆木搭架,青灰色的泥瓦片为其挡风遮雨。而最富特色的当数竹亭。在闽北竹山,从高高的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