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不经心看夕阳(散文)

    天边喷出一道灿烂的霞光,夕阳斜射过来,天空被染成了深红色,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几分壮观,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一个日落的黄昏,我怀着平静从容而淡定洒脱的心境去看一回夕阳。

    从未这般专注执意地

  • 冬夜里,放飞我的思绪

    冬夜降临,说来就来,比春夜夏夜秋夜都要来得快一些。

    也许是我的年纪一天天大起来,心儿也就慢慢的变老了,竟然在思绪深处,开始越来越多的浮现出儿时家乡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越来越多的意念也随着岁月的沉浮越来越大,这时候,我就想起乡下已经不再人间的父母。

    有人说

  • 在茶峒,人们往往习惯地把九龙坡与这里固有古朴的景点连在一起的,把九龙坡视为茶峒旅游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确切的说,九龙坡在重庆洪安的境内,顺着319国道乘车过了茶洪大桥进入洪安街道往前行驶1公里左右,也或步行穿过茶峒老街经过古码头过了拉拉渡进入洪安石板街一直往前走,再穿过洪安新街直到大山脚下就是九

  • 国立茶师

    国立茶师,一所久负盛誉的名校,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神往,让前来边城的游人按捺不住生出走进茶师看一看的欲望与念头。

    从茶峒的隘门口街跨过溪水桥,进校门便是红色跑道、绿茵茵足球场的大操坪;操坪左方是食堂、澡塘、教师宿舍区;操坪的右方是两栋男女宿舍大楼;穿过操坪踏上数百步青石阶级,但见古树

  • 我的家乡在湘西的大山深处,那里山连着山,满山满坡的树,郁郁葱葱,从山脚一直绿到山顶。就在这满眼满目的绿树丛中,生长着这样的一种树:它很矮小,也很结实,一丛丛,一蓬蓬,树干上还有许多锥尖般的刺,树枝结满一颗颗一粒粒的果实;果实刚结上时细小青嫩,可到了秋末初冬时节,渐渐变红了,远看近看像珍珠、像玛瑙、像

  • 两河,镶嵌在大山深处的名片

    来自大山深处的悠悠果务河、不然河,一路穿过两道峡谷苍翠的青山,绕过绿树掩映的苗家山寨,在花垣县城往西46公里的地方,汇成一条清清小河,由东向西缓缓流去。

    这里,因此而得名——两河乡。2016年撤乡并镇,两河乡并入民乐镇。

    岁月的悠悠,冬去春来,在人们记忆里,两

  • 过了拉拉渡,来到古渡口的古塔下,便走进了古镇洪安。

    洪安的古塔、古街、古建筑令人神往,像一幅古香古色的壁画,一坛封藏多年的老酒,一首婉转动听的山歌,在这悠悠的清水江边,在那高高的九龙坡下,在与贵州松桃相邻,与湖南茶峒隔河相望的天地间无拘无束地显摆着、飘逸着、弥漫着。

    古塔,就在拉拉渡码头的台

  • 茶峒百家书法园

    走进茶峒百家书法园,难得的清静,静得脱俗,清静如水,静得高雅。在这里,清静的一段悠悠岁月,宁静的一座边城古镇,清静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清静的一方风土民情,清静的一条清水江.....

    我在这里读《边城》。

    天色晴朗,心情自然也格外爽朗起来,我去了百家书法园。日挂中天,明朗朗

  •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 。“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绳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拉拉渡,沈老在《边城》里是这样描写的,《边城》之外,我还品读过不少描写拉拉渡的美文。

  • 难忘家乡的田坝子

    我的家乡在躲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出门就爬坡,那陡坡、浅坡,高坡、矮坡、大坡、小坡,坡相依、坡相连,坡相望,从这坡望见那一坡,至于那一丘丘,一块块紧巴在坡顶上,坡半腰,坡脚下的田坝子,春时亮晃晃的,夏时绿油油的,秋时金黄黄的,冬时白皑皑的,像一幅画,也像一首诗。

    每次回到家乡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