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玉洁)《一个人的思考与反抗》读后感

    《一个人的思考与反抗》读后感

    作者:高玉洁(齐齐哈尔)

    感谢曾文寂老师在第一时间给我寄来亲笔签名的新书,非常开心,一直盼读您的作品很久了。翻开这本倾注作者心血所著的书,有如在我“平静”的心里投放了一块陨石,炸开了无数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里装着一个我的

  • 阅读的选择、代入与超越——曾文寂《一个人的思考与反抗》序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晓晖

    前不久,付宇自报家门,说她是曾文寂的爱人,让我加她的微信。付宇说,他们夫妻经常谈起我,说我曾经“扶”过文寂老师。付宇发来她刚写好的诗作让我欣赏,比如《倔强的孩子》:

    “妈妈,我是你最倔强的孩子

  • 曾文寂先生的文学评论集《一个人的思考与反抗》,于2017年3月30日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4月8日面世悄悄发行,4月9日由付宇老师及湖北大学化工学院志愿者聚集在作家曾文寂先生武汉家中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新书首发式。4月10日面向全国开始发售,用圆通快递发往各地,五天即售出(包括已交预付款尚未发

  • 12月31日,是史铁生先生逝世六周年忌日,笔者特发此文以纪念好友史铁生老师。该文已发表在大连《自强》杂志2016年第四期上。无论他敏锐、深邃的文字,还是他宁静、宽厚的为人,都在述说一个人如何才能有尊严地活着,并如何把自己带到一个艺术的高度。这个高度,是史铁生用文字建构起来的,也是他那种有精神体量的生

  • 题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迷失在芸芸众生之中,领悟不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在死亡来临之际,他就会在一瞬间领悟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说,人对死的领悟,对死的自觉,对死的恐惧,最能使人从麻木状态中惊醒,从而使人反跳回来,获得生的动力,开拓出自己生命的道路,获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面对死亡困境,一个人的思考与反

  • 大伟和小芳的爱情

    发表于北京《挚友》杂志2015年第四期

    在长江北岸的神农架林区,古老的崇山峻岭中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很大,里面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各种带叶的树木,有冬青、白杨、松柏、水杉、青冈栎、金丝楠和香樟树等等。通常,每年的这个季节天气都很寒冷,甚至偶尔会下雪。可是,今年的秋天却相当暖和

  • (散文诗) 我的2015

    曾文寂

    行动难,不出门,更加宅了。

    牙又损失两颗,头发掉落大半。

    冬至复发瘫痪,畏寒畏湿,饭量渐减。

    酒量锐减,只喝高度白酒,对内蒙古闷倒驴情有独钟。

    空间狭小枯燥,现实生活层面上的活动与趣味日益减退。

    常感疼痛难忍,四周雾霾笼罩,抑

  • (小说) 汉口二狂人

    曾文寂

    一 疯人孝子

    在汉口六渡桥,曾有一位狂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大名叫顾维嘉,小名叫大毛,外号“顾疯子”。学生时代的他特别优秀,曾是我和许多同学的学习偶像,他不仅语数外门门功课拔尖,而且文娱体育样样超强。他高中毕业后考上某著名军

  • (曾文寂笔记)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恶魔意向比较

    ——读《浮士德》与《坚硬如水》之我见(下)

    青山依旧

    提要:在阎连科的《坚硬如水》里我看不到一点深层意识,看不到作家对文革这么一个历史悲剧引发的深刻思考。我觉得这样一个问题,不是作家的问题——阎连科跟歌德比,跟托马斯·曼比,也

  • (曾文寂笔记)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恶魔意向比较

    ——读《浮士德》与《坚硬如水》之我见

    青山依旧

    提要:从《浮士德》中可以发现,歌德这部伟大的诗剧所描述的浮士德探索的历程,概括了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的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自强不息地探索真理、追求美的过程,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