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腊月二十六日,我们全家去了北方,过第一个北方的春节。

    我们都很兴奋。因为我早就想好好地欣赏一次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儿子的兴奋,是因为对北方的年怀有一种好奇心理,他大概是从书本上知道北方有炕、有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好多好多的牛羊。他跟我说,很想感受一番那书本上描写的、北方人坐在

  • 刚才,一直在听朋友分享过来的那首《今世有缘》,那略显忧伤的旋律一直在耳畔萦绕:“今世有缘,因为有你,情愿犯下风花雪月的罪……”

    我也是一性情中人,常常一不小心就会被一首歌、一段文字、抑或是一个动人的镜头,感动得热泪盈眶。譬如刚才那首歌便又唱进我心里去了,不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吧,也还是让我又

  • 近年来,同学会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风靡于整个社会。

    每年的正月,在那些高级宾馆、豪华大酒店的门口,总可以看到一些特大横幅:××学校××届同学会。那红彤彤的条幅在风中招展,很像一面面鲜红的大旗,引领着各届的精英学子们前来聚会。给春节带来了更多的热闹、增添了更多的喜庆。

    我粗略

  • 轻轻跨越了寒冬,生命的航船又已抵达春天的渡口。

    呵,春天。春天已经扬起了风帆,正准备开启一段新的航程。我很庆幸在这美好的春日、在这个幸福的渡口,能与春天不期而遇,又一同快乐地起航。

    与春天一同起航,你注定不会落伍。因为,春天素来是很积极的,她一心要跑在时间的前面,跟上时令的节拍,坚决不会拉后

  • 新年伊始,我们又一起回故乡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纷纷投入故乡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回故乡拜年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与亲朋好友们情感沟通、愉悦相处的契机,更是一次与故乡亲密接触的大好机会。

    近些年来,我那遥远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乡的房屋

  • 妻子是北方人,自从嫁给我、陪我一起来到南方之后,就很少回北方过年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妻子跟我说,爷爷、奶奶(小孩的曾外祖父、曾外祖母)一年比一年老了,而且爷爷的身体一直欠佳,很想回到他们身边陪他们一起过一个年。妻子在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她眼里正闪动着泪花,我于是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其实,

  • 走亲戚,顾名思义是指邻里亲戚之间彼此往来、互相走动。

    我想,走亲戚的初衷应该是为了加深感情、促进情谊。然而,在世俗的干预下,走亲戚常常变得异常艰难,甚至让人望而生畏。

    在我的印象中,走亲戚似乎一直都是人们心头的负担,是想卸却又卸不下的沉重包袱。因此,我对走亲戚从来就没有多少好感,甚至一谈到走

  • 隆隆的炮竹声已渐渐远去,而那些残留的落红,却见证了节日的喜庆。

    幸福美好的日子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总是喜欢春满枝头的热闹,却又害怕繁华散尽后的落寞。

    节前忙碌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公路上车水马龙,超市里人山人海。大人小孩一个个都光彩夺目、楚楚动人。

    因为在人们心里,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

  • 又是冬天,孩子们都放寒假了。儿子一直在看《哈利•波特》,大约一共有六七本吧,叠在一起,有《红楼梦》两三倍那么厚。大概是长时间的看书、缺少户外活动的原因吧,小小年龄,近视已接近六百度了,真叫人担心。

    我有些心疼地看着儿子,想像着他与冬天这种很单一的相处方式,这种方式虽不算太坏,但毕竟过于单调了一点

  • 近年来,人们无处不话乡愁。一时间,报纸杂志上充斥着乡愁,枕边流淌的是乡愁,心里溢满的也是乡愁……

    也许是内心深处受到感染了吧,我时常想着哪天有机会跟朋友们小聚,也来叙说着各自心中那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前些日子,我在《安庆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位小记者,他的一首小诗《故乡》以13

  • 上一页 第一页 6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