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在我的视线中

    一整页的弥漫

    有时

    突然变为整个世界的光亮

    照着一个漫画世界的我

    我讨厌这样猝不及防的入侵

    可它总不听话

    一页页的翻过

    现在的我

    从不问星星来自哪里

    也不讨厌它的唐突

    每一页

    我与它依偎在夜色里

    极像一个天使守护的孩子

    从不失

  • 午后,与时光慢行

    文/苦禅雨

    前几日,在微信圈看到朋友发了这样一条状态,她说: “好怀念在书堆里的感觉”,她还配了几张图,瞬间而来的亲切感,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午后自己一个人去书店的情形,那样的午后不再有,感觉稀疏的时光里仅有的温存就是午后与我的世界独在。

    在学校的日子,每个周六的午后挎着双

  • 人间“草寇”

    王尼玛是个浑小子,不学无术,尽是三教九流之学,上梁不正下梁歪,自然他的一切是来自他的父亲,唯一好的一点是对大家都实诚。常常大醉之后开始发牢骚,大有怀才不遇之感。那境况怎一个悲伤了的,或许在这时候他才有的尊严可言。

    平日里,他爱在村里的老人跟前显摆他的旷古烁今般的学问。博得大家一

  • 天心月圆

    从“天心月圆”说起,未免在说永恒之事,其实文字的表征却难以表述认得某一心迹,譬如此吧,念着写作之事,心里又急切的告诉自己这篇文章要何时才能面世。这种心迹既为写作业为功利,那么要说自己的心迹的话,自然也相差无几。 天心月圆的暂且是有的,作为一种永恒的象征,我相信它是存在的。

    拿苦难来

  • 今天是荷的第二个祭日了,两年时间里莫已经从悲伤走出,今天他没有去荷的墓地,只是在家里拿出了含着他们往日回忆的彼此信件,静静的看着这些信件。芜湖的夏天总是显得很潮湿,早晨的阳台玻璃上有细密的小水珠,丝毫连不起来,但是显得的很细密,但又是不同的形状,悠悠的排列在光滑的玻璃上,雾气弥漫的夏天也大概就是这样

  • 再见阿喜

    (二)

    文/苦禅雨 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金钱的累积,巨大的财富就像吞噬人的魔怪。资本家的钱是说不清的,代表着黑暗,或许又是其价值的体现。在他们的眼里,引人抨击的是必然的,自然会说:“那些为生计奔波的人才会说富人的钱是肮脏的”。

    连接着中西文化的社会里,一切生活与个人紧密相关,却

  • 文/苦禅雨

    古都怀秋,多少沾了几分诗意与旧的气息。转眼之间来西安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却道故心人易变",生命在自己持定的秩序中轮回永生。何来强求?

    就在前几日桂子己经凋了,叶尚绿.和往年的深秋一样,静谧的甬道,浓的雾,一个人走过从不沾惹自然为之的东西,因为这一切都是美的。{

  • 再见阿喜

    对于这篇小说来说,阿喜,只是一个特定的人,可这样的人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故事的原型来自我的周遭,更确切的来说,阿喜,有着我的影子。读者也许会诧异,这样的人物是否真的很有代表性,有着我们身上称之为个性的东西。

    我告诉诸位读者,我认为没有。之所以写阿喜只是缅怀一些逝去的友谊,阿

  • 闲雨,莫浇愁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蒋捷

    犹记得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这首次大约是宋亡后作者隐居在山中所做,词中寥寥数语便出

  • “樱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樱花盛开的季节,明里的就像曾经的我们,单纯的做着美妙的梦,憧憬而羞涩的面对着眼前的一切。

    故事的开头就是唯美的樱花,好好冥冥中带着一份稍纵即逝的伤感,明里的电车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

    “贵树君,明年如果也能一起看樱花就好了”。

    明里远去了,那些个日子里,我们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