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心中深埋着一个作家梦,这源于对读书的痴迷,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从识字起,阅读就成了我最大的乐趣。那字字玑珠,篇篇华章,带我领略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引发我对历史、现实的深入思考。从上中专起,作文成为我最骄傲的资本,“读你的作文如同读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希望在以后出版的文学杂志上欣赏你的大作。”语文

  • 又是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逃离了白天的忙碌与喧闹,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的我,抬头透过并不厚重的窗帘,看那明亮的月光,稀稀落落斑斑点点洒落在床前,忍不住想自言自语一番,叙叙对夜幕下的情景的爱意与感悟,让私语与夜幕热切地交融。

    夜晚每天都会悄悄地降临,为大地和人世间的景物披上黑色的罩衣。夜幕下的景物都静静

  • 65岁的岳母有个爱打电话的习惯。

    岳母来电话一般都是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电话铃响不到三声,妻子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小跑跑的去接。娘俩在电话里热聊一般没有什么大事,无非就是问问上高中的大女儿几点放学,最近患感冒的小女儿吃药了吗,感觉好点了没有。那絮絮叨叨的话语带着对儿女的关切和疼爱,常让我感动不已。

  • 老婆很善良很纯朴,但不浪漫,与她恋爱时,就知道这一点。

    难得一起看场电影,买一支雪糕才五毛钱,可她硬拦着不让我买。问她怎么啦,她说吃了怕着凉,我说那就买包瓜子,她还是不同意,说丢在地下脏。我笑着说她,应该评你当个卫生标兵,她不置可否的只是笑笑,于是,我俩只能干巴巴的坐在那儿看电影。可能因为是恋爱

  • 每到清明节,我都会想起疼我爱我的奶奶。奶奶去世虽然已有30多年,但那韵味绵长对她的思念,象馥郁飘香的陈年佳酿,啜一口竟呛得出满脸泪花。

    今年的清明节前,我又一次来到奶奶的坟前,掬一把坟前的黄土为您遮挡风雨,送一叠厚厚的纸钱为您添置衣物,洒一杯醇香的美酒与您畅怀对饮。仿佛您鲜活的就坐在了我的跟前,

  • 说起过年,就想起童年时放鞭炮,那紧张而有兴奋的神情,那炮竹声声中浓浓的年味仍然让我记忆犹新,涌起我对儿时过年放鞭炮的甜美回忆。

    小时候过年,除了能吃上肉馅的水饺,放鞭炮是大人小孩最快乐的事。那时候家家过的不富裕,每家每户生活都要精打细算。我的父亲虽然在县城工作,

  • 在城里领着一帮子干室内装修的大军回家啦!

    这一天已是腊月二十四,离过年就还几天,村里人听到这一消息,马上三五成群的拥到大军的家里,见了大军后,大伙都大吃一惊,只见大军穿着破破烂烂的工作服,背着破铺盖卷,还有一个脏兮兮的人造革提包,简直像个捡破烂的。

  • 对年的感叹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呢?”这是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的开头语。腊八节的晚上,我突然在心里默念着这些名句,时光是何等的匆匆,2012年仿佛还在眼前,一眨眼的功夫,2013年春节马上

  • 家中明亮的那盏灯

    前些天晚上,最要好的几个同学约我小聚。临下班时,向妻请假,妻在电话里嘱咐我“少喝点酒,早点回家”,然后就挂了电话。八点多钟,酒酣之时,女儿来电话,询问何时能够回家,我说爸爸正在和叔叔们喝酒拉呱,估计再有半个小时就回家了。没想到,酒足饭饱之后,这

  • 有家真好

    我的年过70的母亲还是想念她的老家,想念我那早已作古多年的姥爷、姥娘。过年过节想的更是厉害。这不又快过春节了,母亲又和我絮絮叨叨地说起她的老家,说要有你姥爷、姥娘多好啊,可以回家看看他们,陪他们吃顿团圆饭,拉最知心的呱。我对母亲说:“我可以陪你回老家看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