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是天意,我的人生是在善与恶的废墟上开始的。瑞香寺是佛家圣地,是普渡众生,向善乐施之所在;而马号则是荼毒生灵,为非作歹的场所。所幸的是,回过头来看看,五十年的人生之路,虽没有大善,然而也没有大恶,也就阿弥陀

  •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唯“成分论”,讲究“根正苗红”的特殊年头,一声“地主羔子!”就是最最恶毒的咒语,足以使人头皮乱炸,毛孔悚然,汗不敢出。时隔三十多年了,我这个不是地主羔子的“地主羔子”,每当说起这四个

  • 现在很流行一种叫做“斗地主”的扑克牌玩法,我不会,所以也就不知道怎么个斗法?然而,四十多年前我亲身经历的那场斗地主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呢!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我正和几个小孩在北湖的河沟里逮鱼,这时就看到社员成群接队地向大队部赶去,当时我想这又是去开会

  • 老家是山区,漫山遍野种着花生,可我从来没有拿正眼看过它。直到有一天学了许地山的《落花生》课文,才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而发生的一件事,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至今刻骨铭心。

    那时一个阴森森的傍晚,我独自一人走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老师在课堂上描述的落花生的情景又

  • 我读小学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国家百废待兴,物质极其匮乏,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穿着不是大家的追求!我这里说一件事,你也许能“以一斑而见全貌”吧。

    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在上学前很少有穿新鞋子的,大都是赤着脚丫子到处乱跑,说是“铁脚板”真的不

  • (一)

    老人们常说,三岁四岁,蒙蒙忽忽记事,五岁六岁,已经懂事。我可能是太笨吧,五六岁前的事一点也记不得了。直到七岁入学,好象才开始记事。

    那是一年夏天,刚下完大雨,我和几个小孩,正在庄前的山堑沟里逮鱼,本家的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

  • 我所就读的小学在离家很远的街上。过去叫公社,后来改叫乡,现在又改叫镇,不知以后还会改叫什么(有小道消息说不久将要改为区了),反正我们只叫它街上。我们的学校过去叫“马号”,据说解放前是土匪喂马的地方,现在的老人们还习惯叫马号。如果有人问:“你家的小孩(一般是指孙子孙女)在哪上学?”他们就会说:“在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不久,一支队伍就驻进了瑞香寺,他们是来挖山洞的。解放军的到来,给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带来了无比的热闹和神秘,因为周围都有岗哨,闲人是不能近前的,村民也只能远远地观望。早晨,可以听到嘹亮的起床号声“嘀嘀嗒——嘀嘀嗒——”

  • 我在瑞香寺读书,第一课学的是《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之后,老师就叫我们写大字报。给老师写,给校长写,也可以给同学写。于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糊满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有写数学老师骂学生“抱窝鸡”(蹲级生)的,说,你污蔑革命接班人目的何在?有写语文老师叫学生背古诗的,说,毛主席语录你不教,竟然逼

  • 据史料记载,瑞香寺始建于元天顺年间(公元1323—1328年),距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了。有人说它可以与嵩山少林寺媲美,我想也不为过。据说还是上海普陀寺的下院呢。风水先生说:四山扣头,不出周公出王侯。瑞香寺就位于四山环绕之中,甚有灵气。由于连年战火,加之寺院管理不善,到解放前夕,已败落不堪。后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