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漫游
去王爱,是一时兴起。本来是去桑洲看油菜花的。方向盘快转时,同行的嫦娥一锤定音,改变了行程。她咋咋呼呼道,老是去桑洲,有啥看头!油菜花啥地方没啦,王爱山有的是,比桑洲还要好看!你们看了不中意,埋怨我好了。
我们将信将疑。王爱山噶好?噶好,为啥每年春天大家都往桑洲攘呢?
记忆中王爱
2014-05-20 16:57茶,山间的一片树叶。对于山里人来说,本应是寻常之物。可在我的记忆里,它倒是蛮金贵的。盖因那年月,啥啥都是集体的。家门后全是茶山,但那茶山是大队的。平常人家很少喝茶。所谓的喝茶,就是喝碗白开水。
村民把“茶叶”叫“茶伞”。如果谁家男人翘着二郎腿,坐在屋檐下。饭后一枝烟,赛过活神仙。这已经让女人不舒
2014-04-30 20:10那日在王爱山玩,看见茶叶。我就心里嘀咕,让我摘点可好?可那是别人家的。我只得看别人采摘,在旁心生羡慕。呆呆地看了好一会儿,在边上采了一把野蒜,才走。
前几天友人邀请我们去爬他家乡的山。我又见到了山坡上一大片茶园。那茶芽肥肥的,绿得发亮,那姿色诱得我又想入非非。可摘否?同伴说,你随便摘好了,明前茶
2014-04-30 20:08周日,先生买了点小白虾、洋芋、蛏子,烧点啥吃吃呢?盐水白虾、盐水蛏子,红烧洋芋?省力倒是省力。一副老三篇的腔调。
忽然想起一天,在一个山旮旯里吃的麦虾汤,味道蛮赞,价格太土豪。五十大洋一碗。好久没吃了,要不自己也做一碗。
我琢磨着那日吃到的麦虾,特别筋道、滑溜。到底加了啥?我猜测面粉里肯定掺
2014-04-30 20:07砍 松 枝
砍松枝,宁海土话叫“刳松毛”。
刳松毛好像除了春天不刳,其他三季都行。春天松树抽枝,含水分大,再加上它在生长,你去砍它,好像下不了手,对植物没有起码的仁慈,那柴也“不经烧”。春天就去摘松花,不等松花爆开,就去采摘。一爆开,花粉四散,就不宜采摘。
“ 溪头卧剥莲蓬”是我们儿时的
2014-02-19 15:04屋檐下的淡日子
闲读到南朝吴均那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让我的思绪又触到岁月深处,幽幽地忆起坐在屋檐下看书、看鸟、看风、看云、看雪散淡的日子。
蜗居小城一隅,早出晚归,日日被一种叫“电梯”的东西吊上吊下,将自己悬在半空,没着没落。
那久违的乡间瓦屋,下面一截多半是用溪坑石头垒砌,上
2014-02-18 21:59猪蹄黄豆汤
秋冬季节,天干地燥。人也变得很干涸,连我那胖乎乎的手都皱巴巴的。吃点啥让自己变得盈润一点呢?
思来想去,我就想到了猪蹄。这家伙浑身都是胶原蛋白。汉代名医张仲景就有一个“猪肤方”,曰猪蹄上的皮有“和血脉,润肌肤”的作用。
红烧猪蹄,红光满面,油光铮亮,猪皮糯糯的也很好吃,但未免
2014-02-18 21:57我家老屋是个四合院,住着好几户人家,靠近我家这边有个迷你花园。这地方本来是脏兮兮堆垃圾的。某日,我那在城关做小买卖的爷爷拿回几株“番薯”。我们都笑爷爷,什么都往家里拿,连个城里的烂番薯也当宝贝捡回家。爷爷喜滋滋地说,这不是番薯,这是 大丽花的种子。今年种下去,明年春天就能长出好看的花。{
2014-02-18 21:54蒿菜牡蛎羹
我丝毫不掩饰对蒿菜蛎肉羹的偏爱,甚至溺爱。
人心潦草的人世间,一碗绿意葱茏的蒿菜牡蛎羹是绿雪诗意的生活。
亲手做这道菜是在无意间。
好多事和人,无意间的相逢和邂逅,才让人心心念念。在思念中咀嚼,在咀嚼中回味。那味道就显得醇厚绵长。
女儿住校,半月才回家一趟。悠爸恨不得
2013-05-15 14:25独 游 井 山
灵泉一勺逗瀛洲,磊石成山锁碧流。
花聚紫薇霞烂漫,风来翠岛韵飕飗。
炉香馥馥生琪树,帆影重重送海舟。
沂水舞雩传胜事。纳凉归泳步前修。
———— 清•环江氏《井山花风》
井山是我家乡宁海的一个小山包,距城关7公里,山不高,亦不大,形圆而上平,自金家山蜿蜒至此,
2013-03-28 10:05-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