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洗心亭
中华传统文化善于慎独自省。为了物证之,便造就出诸如洗耳、洗心之类建筑警醒后人。神州大地上名为洗心亭者并不鲜见,但多半为释家、道家超脱凡尘之类;而能归为积极用世的,莫过于皖中无为县城之中这座六角重廊亭子。
扬子江北,巢湖而南,西北两厢几垄连绵群山,曲尺形环抱着一片广袤沃土,古无为州
2014-05-04 10:23- 2013-01-13 17:43
- 2013-01-10 11:04
碑,许慎说是竖起的石头。它出现之初可能上面没有文字,后来便附之以文字,用以记录一些觉得需要向别人展示的内容;而且,为令其长久,文字大多凿刻而成。
时间的延续让碑的含义越发狭窄。现在的人们每每谈到碑,彼此都会心照不宣地认定:那是用来记载前人生平及其功绩的刻石。
2012-09-25 13:00江淮之间信佛者多半知晓都督山。山上一座古旧寺庙,名曰西九华,每年两次传统庙会,商客旅人信徒八方云集、或贾或游或觐通宵达旦,都督山与西九华寺亦藉此声名远播。
庙会皆由僧俗约定,其喧闹无非一瞬。平日里都督山宁静沉稳,独蕴满怀文章,委实值得探访。都督山之山光物态均俱魅
2012-09-25 12:50怀念银子庵
都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岂独名山,大约风水佳好的山间都有寺庙所在。
老家在皖中丘陵的一个小山村,与村隔冲相望的西山之上,生长多年而又难成梁材的浓密松林丛中,便掩映着一座寺庙,名曰银子庵。其实,庵堂本应是尼姑的佛舍,
2012-08-07 10:49山村的道路
皖中丘陵造就了许多小山村。一垄两垄有石或无石的黄土岗,自然成就一脉水系。雨水经年累月辛劳,岗下便为缓坡状土地。凡遇低凹,即天成一汪碧水。各氏先民分支而至,傍山盖屋,依水造田,柴草无虑,遂成定居。
山村道路无非上山与下
2012-08-07 10:45幼时家中拮据,无甚零食。好在山村房前屋后、路边塘梢,可不经意长出几株尤物,照料或嫁接之后,即为杏梨栗枣之类。农家可藉此不同季节地应付孩童们。
一房亲戚远在圩区,时常栽植些许甘蔗。冬季收获后,便挑着一些甘蔗步行二十多里送来。返回时,家中自然少不得回赠山芋、花生之类
2012-08-06 22:47幼时,听长辈说本门氏族源自徽州,有明一朝搬迁至银屏南麓。而后人丁增长逐步分支,便或远或近搬出定居。大约民国时期,曾祖时代迁出郡望,本门一支即定居小山村。
曾祖与祖父年代亦农亦商,家资较为殷实。抗战时期,三进三出的四合院曾为新四军七师供给部所在。后因经商不善,家道
2012-08-06 22:41- 上一页